今年以来,铜仁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线,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集中整治医德医风问题,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谋划事实一系列可感可及的健康为民事实,让群众享便利、得实惠,有效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破解群众就医难题的务实行动。
强基铸魂:医德医风持续向好
铜仁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为引领,以集中整治医德医风问题为抓手,推动学习教育在医疗卫生领域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有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德江县以“医德医风双周评”制度为抓手,将服务态度、廉洁行医等20项指标与绩效薪酬、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倒逼服务理念转变。“上次带孙子看感冒,医生特意画了剂量表,生怕我记不住。”青龙街道居民陈奶奶的体验,正是该县作风转变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该县门诊患者满意度提升12个百分点,“生冷硬”服务投诉量下降78%,这样的温暖场景已逐步形成常态。“双周评让我们明白,患者的感受比化验单上的数字更重要。”德江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蔡艳说,考核榜上的“服务之星”小红旗,成了大家的新追求。
这种以制度促作风、以整治惠民生的实践,在松桃自治县同样成效显著。该县通过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联合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强化督查等方式,为群众追缴违规收费38.67万元。“真没想到多收的钱还能退回来!”拿到236元退款的刘大姐攥着单据激动地说。
下沉服务:惠民举措直抵民心
针对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短板,铜仁市各区县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着力破解“看病远、看病难”困境。
思南县联动服务彰显温情。创新“家庭医生签约+乡村医生联动”模式,155支服务队活跃在乡村一线。“杨医生,今天血压135/80,比上周降了!”思南县塘头镇坪寨村张大爷攥着血压仪,嗓门亮得很。自从家庭医生杨琴每月上门随访,他的高血压再也没“捣乱”过。
“以前要走4里山路去镇医院,现在医生带着设备到家里来,连药都给我分好装在小袋子里。”张大爷指着窗台上整齐排列的“周剂量药袋”,笑得皱纹都舒展开了。这样的“上门服务”,在思南的村寨里每天都在上演,为独居老人送药、给慢性病患者定制饮食方案、带B超机进村义诊……
数智赋能:就医体验不断升级
铜仁市通过搭建智慧平台、简化就医环节,让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以技术创新践行作风转变。
铜仁市依托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接入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查图像、诊断结论和检验数据的互通共享。仅今年以来,全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量44.27万项次,惠及群众7.52万人次,为群众节省费用1042.14万元。
“以前签约家庭医生要跑村委会盖章、去卫生院登记,现在点开手机填信息,半小时就搞定了!”德江县玉水街道场口村村民王秀兰感慨。她前段时间通过平台在线咨询咳嗽用药,不到1小时就收到医生的详细回复,还直接预约了次日家庭医生上门随访。平台上线以来,已受理服务3.2万次,响应时长缩至2小时内,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承诺变成了日常。
今年以来,铜仁市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整改问题线索202条,108件民生实事落地让门诊、住院费用分别下降8.29%、9.88%,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痛点持续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