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慢性胃炎反酸水 生活习惯要改改 - 数字报刊系统 腹部超声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烫伤急救,五步骤轻松处理 沙门氏菌藏身何处?微生物检验来揭秘 慢性胃炎反酸水 生活习惯要改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性胃炎反酸水 生活习惯要改改

作者: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中心卫生院 张燕


在消化科门诊,常有慢性胃炎患者抱怨“胃里像装了个醋坛子,动不动就反酸水”。反酸不仅带来烧心、咽部不适等困扰,长期反复发作还可能损伤食管黏膜,甚至增加Barrett食管等病变风险。很多人把反酸归咎于胃不好,却忽略了日常习惯对胃酸分泌和胃食管功能的影响。事实上,调整生活习惯是改善慢性胃炎反酸的基础,比单纯用药更持久有效。

 

饮食节奏:打破胃酸紊乱的恶性循环

胃如同有固定节奏的研磨车间,胃酸分泌与进食时间紧密相关。临床显示,三餐不规律者反酸发生率是规律进餐者的3倍。暴饮暴食使胃容量骤增,贲门括约肌松弛,胃酸易逆流;过度节食则让胃长时间空腹,胃酸侵蚀胃黏膜并上涌。

建议采用“3 + 2”进餐模式: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起床后1小时内吃,晚餐距睡觉至少3小时。两餐间可加低刺激食物,如苏打饼干或温牛奶,中和胃酸,避免空腹。进食要慢嚼细咽,每口咀嚼15 - 20次,减轻胃负担,唾液中的碳酸氢盐还能中和胃酸。

食物选择上,避开胃酸触发器:高油食物延缓胃排空,辛辣调料刺激胃黏膜,过甜食物刺激胃酸生成。建议多吃全谷物和新鲜蔬菜,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酸与胃黏膜接触。

 

作息调整:给胃一个“修复缓冲期”

夜间反酸往往比白天更严重,这与睡眠姿势和夜间胃酸分泌规律有关。人在平躺时,食管和胃处于同一水平,失去了重力对胃酸的阻挡作用,更容易发生反流。而且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而此时唾液分泌减少,无法及时中和反流的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更大。

调整睡眠习惯能有效减轻夜间反酸。睡前 3 小时内不要进食,让胃有足够的时间排空。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 15 - 20 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酸反流。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枕头垫高头部,这样会增加颈部压力,反而可能加重反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胃肠激素分泌,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尽量做到每晚 11 点前入睡,保证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胃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修复和休息。

 

情绪管理:解开“心胃相连”的密码

胃被称为“第二大脑”,它的功能活动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大脑皮层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肠蠕动紊乱,从而加重反酸症状。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和反酸症状的严重程度都明显高于情绪稳定的人群。

学会管理情绪对改善反酸症状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压力,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不仅能促进胃肠蠕动,还能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状态。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对调节胃肠功能和情绪都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培养兴趣爱好、与朋友交流沟通、听舒缓的音乐等方式,也能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当情绪波动较大时,可以尝试深呼吸练习,慢慢吸气 4 秒,然后屏住呼吸2秒,再缓缓呼气6秒,重复几次,能有效平复情绪,减少胃酸分泌异常。

 

不良习惯:斩断损伤胃黏膜的“隐形黑手”

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其实正在悄悄损伤胃黏膜,加重反酸症状。吸烟就是其中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减弱贲门括约肌的张力,使其关闭不全,导致胃酸更容易反流。同时,吸烟还会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降低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必须戒烟,不仅要自己不吸烟,还要避免吸入二手烟。

过量饮酒也是损伤胃黏膜的重要因素,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尤其是高度白酒,对胃黏膜的损伤更为严重。慢性胃炎患者应该严格限制饮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另外,长期穿紧身衣会增加腹部压力,迫使胃酸向上反流,加重反酸症状。平时应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腹部的压迫。还有一些人习惯饭后立即弯腰或平躺,这会增加腹压,容易导致胃酸反流。饭后最好先站立或缓慢散步20-30分钟,再进行其他活动。

总之,慢性胃炎反酸水虽常见,但只要找对诱因、改对习惯,就能有效缓解。记住,胃的健康需要长期呵护,从今天起,让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胃部的“守护神”。坚持3个月以上,胃黏膜功能会逐步改善,反酸症状也会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