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妙用药茶可缓解偏头痛 - 数字报刊系统 痛经女孩的福音:当归生姜羊肉汤 公共场所脏乱,流感传播风险高 妙用药茶可缓解偏头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背后的“隐形推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妙用药茶可缓解偏头痛

作者: 广西水电医院 曾馨


偏头痛是不少人生活中的 “隐痛”,发作时多表现为单侧头部疼痛,常伴随恶心、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时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更让人困扰的是,偏头痛容易反复,很多人应对时要么依赖止痛药暂时缓解,要么硬扛着不做调理,总觉得 “只能临时止痛,没法从根上改善”。其实,药茶是缓解偏头痛的温和选择,它取材方便、冲泡简单,还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偏头痛针对性调理,搭配日常护理,就能有效减少发作频率,帮助大家摆脱偏头痛的困扰。

 

药茶巧选:按偏头痛类型,分 “证” 推荐

 

缓解偏头痛需按类型选药茶,不同证型对应不同配方。风寒型偏头痛由受凉诱发,遇冷头痛加重、怕风无汗,推荐川芎白芷茶(川芎、白芷、生姜),川芎治头痛、白芷散寒、生姜通经络,可祛风散寒止痛。

 

风热型偏头痛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干咽痛,推荐菊花决明子茶(菊花、决明子、薄荷),菊花清热、决明子平肝、薄荷开窍,能清热疏风止痛,决明子需轻微炒制,减少寒凉伤胃。

 

血瘀型偏头痛头痛固定、刺痛反复,推荐当归红花茶(当归、红花、玫瑰花),当归补血活血、红花化瘀、玫瑰花行气,可活血止痛,红花用量3-5克,孕妇禁用。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因情绪波动诱发,伴头晕、烦躁、失眠,推荐天麻钩藤茶(天麻、钩藤、白芍),天麻平肝潜阳、钩藤息风、白芍柔肝,能平肝息风止痛,钩藤需后下,在其他药材煮好前5分钟加入。

 

药茶饮用:讲清 “冲泡 + 注意”,确保安全有效

 

正确饮用药茶是发挥作用的关键,需掌握冲泡方法、饮用时机频率及相关禁忌。

冲泡分煮制类与焖泡类:煮制类如川芎白芷茶,药材洗净后加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5分钟,滤汁温饮;焖泡类如菊花决明子茶,药材洗净放入杯中,开水焖10分钟即可。两种方式均需洗净药材,避免杂质残留。

 

饮用时机建议在偏头痛发作初期或预感发作时,每日1-2次,每次一杯(约 200-300毫升),不宜过量,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需咨询医生后饮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选药茶前告知医生,避免与病情或用药冲突。药茶仅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药物,偏头痛严重时需就医,不可停用医嘱药物。饮用后若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中医师。

 

日常辅助:搭配 “护头加作息”,减少发作

 

药茶调理的同时,配合日常护理能进一步减少偏头痛发作,可从头部护理、作息调理、饮食避忌三方面入手。

 

头部护理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风寒型偏头痛患者外出时应戴好帽子,避免冷风直吹头部,防止受凉引发头痛;同时要减少头部刺激,不频繁染烫头发,避免化学物质刺激头皮,还要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减轻头部血管压力,减少偏头痛发作可能。

 

作息调理需保持身体状态稳定,要养成固定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入睡、按时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熬夜、不赖床,避免生物钟紊乱诱发偏头痛。情绪管理也很重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偏头痛,日常可通过散步、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平稳,减少因情绪波动引发的头痛。

 

饮食避忌需避开可能加重偏头痛的食物,部分人食用巧克力、红酒、腌制食品后容易诱发偏头痛,日常应尽量少吃;同时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过咸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刺激血管收缩或扩张,加重头痛症状。

 

避坑提醒:纠正常见误区,强调 “科学调理”

 

用药茶缓解偏头痛需纠正认知误区,实现科学调理。部分人认为 “药茶无副作用可天天喝”,实则药茶虽天然,长期饮用可能打破身体平衡(如寒凉药茶伤脾胃),症状缓解后需调整频率或暂停,不可盲目长期喝。也有人觉得 “药茶能治好所有偏头痛”,其实药茶仅辅助缓解轻中度偏头痛,严重或其他疾病引发的头痛需专业治疗。“喝药茶不用看医生” 也错误,症状反复或加重仍需就医。

 

需明确就医信号:偏头痛每周发作超2次、疼痛难忍,或伴随视力模糊、肢体麻木,需立即就诊。还要强调药茶需 “辨证选饮”,盲目饮用不符证型的药茶可能加重病情,初次使用建议咨询中医师选合适配方。

 

结语

按偏头痛类型选对药茶,掌握正确冲泡方法,搭配头部护理、作息调理与饮食避忌,能有效缓解偏头痛。偏头痛虽易反复,但只要科学调理、避开误区,坚持正确的护理方式,就能减少发作,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