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侗家深山,有这样一个家族,四代人都投身于教育事业,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行之路。他们身姿挥动,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热血,宛如岁月长河的璀璨星辰,以师者之姿,传道授业解惑,照亮了贵州山区的漫漫时光。
走进天柱县坪地镇平么村角狮坳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户,墙壁上贴满了奖状、荣誉证书,一看就知道是书香门第,这大门及厢房木柱上,贴满了对联。“祖德厚而家运顺,门风正则子孙贤”“父慈母爱福寿双至,子孝妻贤康乐俱全”“人勤生百福,心善贵千金”“心宽似海可增寿,德高如山可延年”“观史知今当思进退,读书养老可识春秋”一副副对联彰显了家风家训家教,令人过目难忘。这里就是杨深言的家。
杨深言的祖父杨茂才就是一位私塾先生。清末民国之初,在那简陋的乡村私塾里,祖父以他的博学和智慧,用《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启蒙着幼童的心灵,播撒着知识的种子。他的身影如同暗夜中的明灯,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传递着希望的火光。
时间来到解放初期,杨深言的父亲杨炎德投身于天柱县八阳、八界执教,并担任八界小学校长多年。从任教开始,杨炎德总是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简陋的教室,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用耐心和关爱,为学生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
到了杨深言这一代,已是建设社会主义热火朝天的年代。1943年出生的杨深言从教32年,曾担任初中、高中物理、化学教学,历任天柱县八界中学校长、坪地中学校长12年,学子遍天下。
杨深言两次被坪地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校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被天柱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从事教育工作30年荣誉证书,2017年荣获教育部、人力资源部颁发的“乡村教师从教30年”荣誉证书。
如今,在这一大家子里,还有杨深言的堂弟杨万辉,在坪地中学教数学;侄儿杨裕龙在天柱三中教英语,侄儿杨裕武在八界小学教英语……他们年轻且充满活力,带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继续在教育的领域里辛勤耕耘。此时的教育,已与科技紧密相连,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新兴事物纷至沓来。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些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世界知识宝库的大门。无论是在城市繁华的校园,还是在偏远乡村的讲台,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良好家风,源远流长。杨深言牢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家风教育,经常用“读书定能成就梦想,学习亦可点亮人生”来鼓励和鞭策下一代,从他的祖父到他的侄儿四代人,如今有7人从事教育工作。
良好的家风带来的变化不止教育的传承。杨深言的下一代,子孙们一个个都以优异的成绩离开学校,投入教育事业,或是名列前茅,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入名校,展望未来……这些后人的成长都源于良好的家风教育。
杨深言一家四代,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却始终坚守在教育的阵地上。他们的家风,犹如一盏明灯,在岁月的流转中,从未熄灭。那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一种对学生无私的关怀与奉献,一种对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这份家风,在邻里间传颂,在社会中弘扬它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传承文明之火,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