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做CT、核磁等影像检查时,取个片子要等,找医生复诊或跨医疗机构就诊时还要拎着片子到处跑。影像胶片不易存储和携带,还容易丢失。在贵州,拎片子就医的情况或将成为历史。
近日,在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国首个以数字化医用耗材为标的的省级集中带量采购项目——贵州省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成功开标。据了解,该项目覆盖贵州省所有开展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周期为2年,首年采购需求总量达2156万次,标志着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迈入数字化、服务化新阶段。随着开标结果公布,该项目正式进入落地执行阶段。
云胶片又称数字胶片,是将CT、核磁等医学检查的原始影像数据及报告存储在云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调阅的数字化服务。作为正规医疗器械(Ⅱ类),云胶片必须满足数据加密传输、安全存储、隐私保护、诊断级画质等要求。
事实上,云胶片并不是新鲜事物,部分医疗机构已进行探索实践,实现影像检查结果的云端查询。多地也开展过小规模采购,但贵州以省级为单位开展大规模集采尚属全国首例。
“此次贵州云胶片集采最大的创新,是将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年度影像检查原始数据资料的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作为数字化耗材进行集采,把数字化理念引入集采领域,开创了医用耗材集采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新范式。”贵州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现实生活中,由于影像胶片损坏、丢失,或者检查时忘记带胶片,患者复诊或跨医疗机构就诊时不得不重复检查,浪费了患者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另外,实体胶片在使用、存储方面存在诸多不便,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负担。云胶片具有容易携带、容易存储、容易共享、更加准确、更加省钱的优势,可为医疗机构和患者节省大量的开支。
此次贵州省云胶片集采招标,要求投标企业报价不得高于5元/人次,共有7家企业申报。根据中选候选人公示,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为第一中选候选人,投标报价为4.95元。
贵州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以往聚焦“耗材单品”的集采不同,此次贵州将“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整体打包,以“服务”为标的进行采购。相比价格,更重视服务质量。
根据此前发布的招标公告,采购的标的“云胶片”包括云胶片收集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治理、云存储、云计算、云安全、云网络、调阅共享应用、标准规范制定等内容,公告也对企业申报产品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进行了明确。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贵州省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项目催生的工作模式和改革范式,对示范带动各地推进医保影像云建设、实现全国医保影像云“一张网”“路路通”具有重大意义。
(吴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