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近年来,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始终秉持“人才至上”的核心理念,充分把握组团式医疗帮扶机遇,依托组团式医疗帮扶资源优势,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以“六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将输血变为造血,深入推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发展新活力,蓄力发展动能。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医院实现了人才“量质双升”,为台江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当地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授业式”全覆盖系统化培养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以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养为目标,精心编制年度培训计划,涵盖管理能力、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多个维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牵头组织邀请业内外知名专家,针对医院中层和关键岗位,每年举办1期重点培训班,着力提升其思维认知和管理能力。同时,依托在院专家资源,每月至少开展2期业务培训,确保医院人才知识储备的全覆盖提升。结合岗位实际,强化科室“三基”训练,兜底提升实践能力。
自2021年以来,台江县民族中医院通过党委重点培训、院级普训、科室兜底,系统化培训本土人才209场,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为医院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基础。
“进驻式”师带徒个性化培养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充分发挥佛山市驻点医疗帮扶团队的传帮带作用,累计遴选70名优秀本土人才与驻点帮扶专家结对,举行拜师仪式,结成“师徒”关系。
医院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开展师承教育,建立“专家—科室负责人—技术骨干—科室医务人员”的培养体系。
跟师弟子通过跟诊、授课、查房、案例分析等形式,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建立临床诊疗思维,提高临床业务综合能力。
截至目前,跟师人员已全部完成出师考核,佛山市驻点医疗帮扶团队共计带教101人次,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临床技能的专业人才。
“住培式”佛中医规范化培养
为全面提升医学知识储备、职业道德水平及独立诊疗能力,台江县民族中医院与佛山市中医院建立外派进修机制。
医院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划,每年遴选至少5名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赴佛山市中医院进行3个月以上的学习。佛山市中医院安排高级职称专家对进修学员进行“一对一”带教,按照规培医师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
目前,44名返岗学员累计开展心得分享32场,在各领域开展新理念、新技术20余项,为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激发式”考证书目标化培养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结合医院资质比例和职称结构,出台《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激励执业(助理)医师获取执业资格暂行管理规定》《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本土中高级人才培养激励方案(试行)》,全力支持执业资格报考人员参加全封闭式考前培训。
医院首创帮扶团队“陪读、陪练”形式备考,提升考试通过率。同时,明确达标要求和晋升奖惩,利用绩效考核指挥棒倒逼学习主动性。
目前,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本土医生队伍执业资质比例由2021年不足30%大幅跃升至近80%,中级以上职称比例由7%提升至39%,人才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竞聘式”强管理导向化培养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立足运行实际,合理设置中层职位32个,制定实施《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规定》,对干部进行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重点聚焦工作实绩和群众认可度。
医院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等方式,对32名中层全部实行“一年一聘”,推动能上能下。针对14个重点岗位推行干部轮岗和审计制度,定期开展工作述职,打破职务终身制,促进干部履职。依托班子联系科室机制,动态建立后备干部台账18名,有效加强医院管理层级梯队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活力,为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助推式”晋职称专业化培养
聚焦人才成长持续性,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将人才培养与管理者晋升资格挂钩,把人才培养效果作为干部领导力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干部胜任力体系,引进科主任目标考核,严防干部职工“占位躺平”。
依托粤黔协作资源,出台《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本土人才成长基金实施方案》,募集社会资金110万元设立本土人才成长“远志基金”,打破人才发展及职称聘任壁垒,激发职工主动晋升职称活力。
2024年以来,医院累计发放2批56名本土人才成长激励资金70万元,有力夯实本土化人才培养后劲。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 供稿)
“住培式”佛中医规范化培养。
“授业式”全覆盖系统化培养。
“进驻式”师带徒个性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