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深受颈椎病困扰的患者实施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患者张某长期受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折磨,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来到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其颈椎单一节段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神经根,符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严格指征。
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谢大伟组织全科进行多次深入的术前讨论,研究了张某的影像资料,精确测量相关数据,为张某“量身定制”了最佳手术方案和假体选择。
据介绍,传统治疗严重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的金标准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该手术通过移除病变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并植入骨头(或融合器)促使相邻椎体最终长成一体,从而达到稳定脊柱的效果。虽然疗效确切,但融合术牺牲了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存在远期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的风险。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其核心理念是在彻底解除神经压迫的同时,植入一个可以活动的人工椎间盘假体,替代原有的病变椎间盘。这种技术不仅能消除病痛,更能最大程度保留颈椎的生理活动范围,重建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
然而,该手术对主刀医师的技术水平、手术团队的配合以及医院的综合支撑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手术当日,在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的通力协作下,脊柱外科主任医师谢大伟,副主任医师龚光耀凭借其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精准定位,小心翼翼地移除压迫神经的病变椎间盘组织,彻底为神经“松绑”。同时,将精心挑选的、与患者解剖结构高度匹配的人工椎间盘假体精准植入预定位置。术中透视显示,假体位置完美,颈椎活动度即刻得到良好保留。整台手术操作精准、流畅,出血量极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第一天,张某即可在颈托保护下下床活动,先前困扰已久的颈部和上肢症状得到了立竿见影的缓解。“感觉脖子一下子轻松了,手也不麻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恢复得这么快!”
(兴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