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深夜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家属等候区灯光柔和。患者张大爷的家属裹着医院提供的消毒棉被,眼眶湿润:“真没想到医院能想得这么细。”这些放置在显眼处的“暖心棉被”,是该院从群众需求出发,将群众所盼变为手头所做的具体实践。
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毕节市医疗卫生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交出的暖心答卷。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延伸到群众就医的各个环节。今年7月初,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周四普通门诊免挂号费”政策实施满月,惠及患者超5000人次。患者王阿姨的体验尤为深刻:“看病流程顺畅多了。”实现此效果的关键在于“一次挂号管三天”及按签到顺序动态调配复诊与首诊患者的举措,这让平均候诊时间缩短了10分钟,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
秉承为民办事初衷,今年5月,纳雍县妇幼保健院联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开展先心病专项义诊。筛查中确诊的一名患儿,经绿色通道获得免费救治,最终康复出院。此举为患儿家庭省下约3万元的医疗费用。
“从来没想过孩子能得到免费治疗,孩子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气,感谢医院给了我们生活新的希望。”孩子父母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纳雍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医务人员携带设备深入乡镇,开展免费血压血糖检测、妇儿产科普查等“送医下乡”活动16次,免费发放药品物资950余份,惠及群众800余人。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则带着模拟教具深入校园,手把手教学校师生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近两年来,此类急救培训已陆续走进该县6所中小学,1600余名师生通过培训从“旁观者”变身“第一响应人”。
而该院体检中心开辟的“拥军优属绿色通道”,则让30余名军属享受专属服务,两小时内完成全套检查。“真是把我们当亲人一般对待。”军属胡思涵拿着体检表,对导诊护士连声道谢。
作风建设如春风化雨,幸福成色于细微处积淀。当前,毕节市卫生健康系统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坚持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促发展、暖民心的实际行动。幸福,在这片土地上,正从一桩桩“关键小事”的落地生根中抽枝展叶,变得更加可感可及。
(陈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