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 - 数字报刊系统 带下气味异常,该如何应对? 肿瘤家庭护理的关键细节 超声眼里,甲状腺结节无处可藏! 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

作者: 横州市中医医院 谢昌奋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骨质疏松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有年纪大了才会被它找上门。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正逐渐年轻化。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我们的骨骼健康,一旦发作,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离我们并不遥远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我们的骨骼就像一座高楼大厦,在年轻时,骨骼不断进行着“建设”与“拆除”的工作,但“建设”的速度大于“拆除”,骨量逐渐增加,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拆除”的速度开始超过“建设”,骨量逐渐流失。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骨骼就变得疏松脆弱,就像年久失修的大厦,稍有外力冲击就可能坍塌。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年龄增长这一自然因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诱因。比如,长期缺乏运动,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刺激,骨量流失就会加快;过度节食或偏食,导致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会影响骨骼健康;吸烟、酗酒同样会对骨骼造成损害。此外,一些疾病和药物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如内分泌疾病、风湿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骨质疏松的危害,不容小觑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和腕部。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身高变矮、驼背,还会引起背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髋部骨折则更为凶险,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很多老年人在髋部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腕部骨折虽然相对较轻,但也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行动不便。

除了骨折,骨质疏松还会导致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这种疼痛通常在久坐、久站或弯腰时加重,让患者苦不堪言。而且,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往往是慢性的、持续性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中西药结合,为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1.西药治疗:精准补充,快速见效

西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着明确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效果。常用的西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钙剂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则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就像盖房子需要砖块和水泥一样,钙和维生素D为骨骼的修复和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维生素D制剂有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等。

抗骨吸收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量的丢失。双膦酸盐类药物是常用的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它们就像骨骼的“守护者”,能够阻止破骨细胞对骨骼的破坏,从而维持骨量。

促进骨形成药物:对于骨形成减少的患者,可以使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特立帕肽。它能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新骨的形成,就像给骨骼的“建设”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2.中药调理:整体调节,标本兼治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属于“骨痿”“骨枯”等范畴,其发病与肾、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能滋养骨骼;肝主筋,筋附于骨,肝血充足则筋脉得养,骨骼坚韧。因此,中药治疗骨质疏松主要从补肾、健脾、养肝等方面入手,通过整体调节,改善机体的内环境,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补肾壮骨类中药:如淫羊藿、杜仲、补骨脂等,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骨量,提高骨密度。

健脾益气类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能健脾益气,促进气血生化。气血充足则能滋养骨骼,增强骨骼的韧性和强度。

养肝柔筋类中药:如白芍、当归、枸杞子等,可养肝血、柔筋脉。肝血充足,筋脉得养,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骨质疏松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就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中西医结合的药物疗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让我们在抗击骨质疏松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骨骼健康,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让我们的骨骼更加坚固,生活更加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