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细致的家庭护理,不仅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辅助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家庭护理中的诸多细节若处理不当,反而会带来隐患。接下来,就为大家梳理肿瘤家庭护理中那些必须掌握的关键细节。
日常观察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变化是病情的重要反映。家属需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基础生命体征。以体温为例,肿瘤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若体温持续超过 38℃,应及时联系医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情况以及大小便规律。若患者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骤减、失眠多梦或大小便异常,如黑便、血尿等,都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切不可掉以轻心。此外,还要关注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状况,如放疗区域是否出现红斑、溃烂,化疗后是否有口腔溃疡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肿瘤患者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的基础。饮食应遵循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原则。主食可选择小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既能提供能量,又有助于预防便秘。蛋白质是修复身体组织的重要营养,瘦肉、鱼类、豆类、蛋类都是优质蛋白来源,建议每天摄入足够量。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橙子、菠菜等,可根据患者口味和季节进行搭配。但需注意,化疗后的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此时饮食宜清淡,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食物制成匀浆膳或糊状,方便进食。
心理护理
确诊肿瘤后,患者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陪伴,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让其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不要急于否定或打断。同时,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可分享一些抗癌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心。也可以鼓励患者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此外,家属自身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用药管理
肿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正确用药至关重要。家属要严格按照医嘱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对于口服药物,要了解其正确的服用时间和方法,如有些药物需饭前服用,有些则需饭后服用;有些药物不能掰开或碾碎,以免影响药效。同时,要妥善保管药物,避免药物受潮、变质。化疗药物的使用更要谨慎,化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家属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带患者复查血常规,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皮疹、瘙痒、腹痛等,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康复锻炼
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运动方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喜好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对于术后患者,在伤口愈合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一般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为宜,每周进行 3 - 5 次。运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紧急情况
出血处理分级别应对。少量出血直接压迫10分钟;大量出血在压迫同时抬高患处,使用干净敷料。抗凝治疗患者出血风险高,轻微外伤也可能严重出血,需特别警惕。呼吸困难缓解有技巧。抬高床头,开窗通风。慢性呼吸困难患者可按医嘱使用便携式氧气,但需注意流量控制。学习腹式呼吸技巧,避免过度换气。急性发作伴口唇发绀需立即呼叫急救。
癫痫发作应对要冷静。移开周围危险物品,不要强行约束或往口中塞东西。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侧卧防止误吸。超过5分钟不缓解或连续发作需紧急医疗干预。
总之,家庭护理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健康与康复。家属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注重细节,用细心、耐心和爱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助力患者战胜疾病,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