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曾经肆虐的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肺结核(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因此,了解如何正确护理肺结核患者,既保护自己又关爱他人,显得尤为重要。
肺结核的基本知识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波及其他器官。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两周)、咳痰(可能带有血丝)、发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及疲乏无力等。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带有结核菌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如果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不过,感染≠发病,只有约10%的感染者会在免疫力下降时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或发病?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HIV感染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者及居住在拥挤或不卫生环境中的人更易感染。
常见症状有哪些?
1.持续咳嗽超过2周(可能伴有痰或血丝)
2.低热(尤其是午后或夜间发热)
3.盗汗、乏力、体重下降
4.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痰检或胸部X光检查。
患者的日常护理
1.坚持规范用药,避免耐药
药物治疗是肺结核治疗的核心,规范、全程、按时服药至关重要。但不少患者因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这是大忌。结核菌很顽固,中途停药不仅杀不死结核菌,还会让它们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大幅增加。患者应准备药盒,按早、中、晚分好药物,并设置闹钟提醒。家人要监督患者服药,定期检查药盒
2.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身体像被 “蛀虫” 侵蚀,需要大量营养修复受损组织。饮食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每天早餐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午餐搭配瘦肉炒青菜;晚餐适量吃鱼肉。此外,还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3.适度运动,避免疲劳
保证 8-10 小时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适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比如,饭后在公园散步 30 分钟,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有助于消化。
4.个人卫生管理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之后将纸巾密封丢弃。
不随地吐痰:痰液应吐在带盖的痰盂中,或用纸巾包裹后焚烧处理。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滞留。
家庭防护很必要
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家人感染的风险。
1.隔离措施(尤其在治疗初期)
患者尽量单独居住一室,减少与家人密切接触。避免面对面交谈,如需接触,双方可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环境消毒
紫外线消毒:结核菌对紫外线敏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房间(注意人不能在场)。
阳光暴晒:患者的被褥、衣物可定期晾晒。
餐具单独清洗:煮沸消毒更安全。
3.家人也要做筛查
如果家中有肺结核患者,其他成员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或胸部X光检查,尤其是儿童和老人。
4.提高家庭免疫力:家人应保持健康作息,均衡饮食。鼓励接种卡介苗(对儿童预防重症结核有效)。
社会关爱与心理支持
肺结核患者不仅要对抗疾病,还可能因担心被歧视或影响工作而承受心理压力。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和温暖的行动支持他们:首先,消除误解——肺结核并非绝症,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痊愈,且传染性在2-4周正规治疗后大幅降低,患者可逐步回归正常社交;其次,家人朋友应多鼓励患者,避免抱怨或孤立,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最后,职场和学校应给予合理关怀,允许治疗期请假,并在康复后保障患者公平的工作和学习权利。
结语
肺结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误解。通过规范治疗、科学护理和人文关怀,患者完全可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如果你是患者,请一定坚持治疗,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如果你是患者的家人或朋友,请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果你是社会大众,请正确认识结核病,消除歧视,共同营造健康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