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多动症共病管理,家长需要知道这些 - 数字报刊系统 胃溃疡,胃也要“谈恋爱”? 多动症共病管理,家长需要知道这些 骨性关节炎来袭,关节养护这样做 肺结核患者护理关键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动症共病管理,家长需要知道这些

作者: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何潇


在儿童健康领域,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并不罕见,而更值得家长关注的是,超过半数的多动症儿童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即共病现象。这些共病不仅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还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科学管理多动症共病,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认识多动症常见共病

 

多动症常见的共病类型包括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焦虑障碍和抽动障碍。例如,8岁的小明患有多动症合并学习障碍,他在读写方面困难重重,经常把 “b” 和 “d” 混淆,数学应用题的理解也十分吃力,导致成绩在班级垫底,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患有对立违抗障碍的儿童,常表现出频繁发脾气、拒绝服从合理指令。像10岁的朵朵,在家中稍有不如意就大吵大闹,在学校也因不听从老师安排,难以融入集体,被同学孤立。焦虑障碍的孩子会过度担心日常小事,害怕社交场合,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等问题。抽动障碍则表现为不自主的眨眼、耸肩等行为,压力和疲劳会使这些症状更加明显。

 

共病带来的危害

 

从学业角度看,共病会严重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导致其难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长期落后。社交方面,对立违抗、焦虑等问题让孩子难以与同龄人建立良好关系,长期被孤立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心理层面,因学业和社交的挫折,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发展为抑郁情绪。家庭中,孩子的异常行为也会引发亲子冲突,破坏家庭和谐氛围。比如,有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共病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争吵不断,家庭氛围压抑。

 

家长如何识别共病

 

家长是发现孩子异常的第一责任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发生场景,比如孩子写作业时频繁出错、发脾气的次数,社交时是否总是回避等。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若孩子经常表现出焦虑、低落等情绪,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务必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专业医生会通过全面评估,做出准确诊断。这里需要提醒家长,不要因为担心给孩子 “贴标签” 而讳疾忌医,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极大改善孩子的预后。

 

共病的干预与管理

 

行为干预是基础且有效的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奖惩机制,例如按时完成作业可获得小奖励,违反规则则接受适度惩罚。制定规则时,语言要简洁易懂,规则数量不宜过多,以3-5条核心规则为宜,如 “按时起床睡觉”“认真完成作业”“礼貌待人” 等,确保孩子能够理解和执行。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制定详细的作息表,规定起床、学习、娱乐和睡觉时间,并严格执行;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休息片刻,让孩子在循序渐进中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心理辅导也不可或缺,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式能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改善情绪和行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心理辅导过程,及时与治疗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药物治疗在共病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症状严重的孩子,药物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此外,家长应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病情,争取学校提供特殊教育支持,如延长考试时间、安排合适的座位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的支持与陪伴

 

面对患病的孩子,家长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纳孩子的现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避免过度焦虑和自责。在与孩子沟通时,学会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用温和、鼓励的语言交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康复影响很大,家长应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多组织亲子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与支持。例如,每周安排一次家庭游戏日,全家一起玩桌游或户外运动,增进亲子关系。

 

预防与长期管理

 

早期筛查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定期体检,尤其是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如幼儿园大班、小学三年级等,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定期复诊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家长可以建立孩子的成长档案,详细记录症状变化、治疗效果等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全面参考。

 

管理多动症共病是一场需要家长、医生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持久战。掌握科学方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支持,就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