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源街道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点内共有2819户1366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761人。为了让这些老年人有个愉快的晚年生活,普安县打造了家门口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一大早,在普安县茶源街道斗弹达吟社区老吾老驿站,70多岁的孙留芬老人正和“老伙伴”们一起唱歌跳舞,驿站里的其他老人也在纳鞋底、画画、看书,享受着惬意的休闲时光。
“腿脚不方便的就做鞋垫,腿脚好的全部带着锻炼身体,跳舞唱歌,带着老年人,大家一起过着开心。”孙留芬说。
“老吾老驿站”项目由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联合贵州省慈善总会、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携手贵州大曲经销商共同成立,项目依托社区建立居家爱老助老服务平台,通过构建政、企、社多元主体合作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老爱老服务的新途径。服务站开展常态化、持续性的老人日间照顾、文娱活动、心理慰藉、自助互助等助老爱老服务。
普安县茶源街道新市民黄开琴说:“我们80多岁,得到这样的幸福是最好了。生活又好,可以玩,可以跳,可以唱,又还得做针线,这样我们还开心。”
临近中午,“宝贝爸妈食堂”开餐,厨师们备好饭菜,老人们有序签到、排队打饭,享受可口饭菜。“三菜一汤,天天换着做给老年人吃。”普安县茶源街道新市民刘家艳说。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就餐需求,“宝贝爸妈食堂”精心设计每周的菜单,还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开设了志愿者老人送餐到家服务。
“我们的菜谱是提前一周定好,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炒出来的菜是色香味俱全,让老人们吃得健康、放心。”“宝贝爸妈食堂”工作人员舒伯梅表示。
据介绍,公益“宝贝爸妈食堂”项目由爱德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发起,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和黔西南州中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普安县茶源街道助餐点的项目实施机构,以为困境老人提供一顿营养丰富的公益午餐为切入点,以社工专业化服务为纽带,同时鼓励志愿者参与,共同关爱社区困境老人,营造老有所依的良好社区氛围,探索在城乡社区普惠型和互助型养老服务可持续模式。
黔西南州中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岑正敏介绍,每餐收取1元,现在主要有55位就餐人员,有48位堂食,7位需要送餐上门。自从四月份开餐以来,现在累计服务1300余人次,他们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一样,每天都很开心快乐。
“我们主要是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做好爸妈食堂、老吾老驿站、社区便民服务,让健身、画画、跳舞等多样化的活动进入老年人生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普安县茶源街道斗弹达吟社区驻村干部李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