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肺里的“暴风雨”:如何为 ARDS 患者撑起生命之帆? - 数字报刊系统 当肾脏“罢工”后,该如何接招? 小儿发热莫慌张,巧用推拿助安康 肺里的“暴风雨”:如何为 ARDS 患者撑起生命之帆? 门诊手术后能马上回家吗?这些情况要注意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里的“暴风雨”:如何为 ARDS 患者撑起生命之帆?

来源:绵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张帆

想象一下,我们赖以呼吸的肺,原本是两片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海绵”,充满了空气。而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来袭时,这片“海绵”仿佛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逐渐被液体淹没、变得僵硬,让最简单的呼吸都成为一种奢求。

1.什么是ARDS?肺里为何会“风暴”骤起?ARDS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严重因素引发的肺部剧烈炎症反应。它可以被视为肺组织对严重损伤的一种“过度反击”。常见的“风暴”诱因包括:

(1)严重感染:如重症肺炎、全身性感染(败血症),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病原体及其毒素是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

(2)肺部直接损伤:如吸入性损伤(误吸胃内容物、烟雾)、肺挫伤(严重外伤)、溺水等。

(3)其他全身重击: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胰腺炎、大量输血等。当这些诱因出现,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过度激动”,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它们本意是攻击病原、修复损伤,但却像一场失控的“风暴”,无差别地攻击正常的肺组织。这导致肺部最核心的结构——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被破坏,富含蛋白质的液体从血管内大量渗出,淹没了肺泡。原本用于气体交换的空间被液体占据,肺变得像一块浸满了水的海绵,无法进行有效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从而引发极度缺氧和呼吸衰竭。

2.如何为患者“撑起生命之帆”?面对这场肺里的“暴风雨”,现代危重症医学的目标就是:为患者撑起“生命之帆”,帮助他们渡过风暴,为肺部的自我修复赢得宝贵时间。这是一场综合性的生命支持战役。

(1)机械通气:最核心的“支撑帆”对于ARDS患者,自主呼吸变得极其困难且消耗巨大。机械通气(呼吸机)此时就成为最核心的生命支持手段。它不是简单地“打气”:医生会采用一种称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精细方案。即使用较小的潮气量和较低的气道压力,避免因过度充气而对已经受损的肺造成“二次打击”。呼气末正压(PEEP):这是呼吸机在呼气末仍保持一个正压,如同为塌陷的肺泡撑起一把“小伞”,防止它们完全闭合,帮助更多的肺泡参与气体交换。

(2)俯卧位通气:巧借“重力”的智慧这是一个简单却极其有效的策略,被誉为ARDS治疗的“神器”。将患者从平卧变为俯卧(趴着),利用重力作用,可以改变肺部压力和血流分布,让背部原本被压迫和充满液体的肺泡重新打开,极大地改善氧气交换效率。这好比在暴风雨中,巧妙地调整船帆的角度,利用风势来稳定船身。

(3)体外膜肺氧合(ECMO):终极的“生命方舟”当呼吸机也无法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时,ECMO便登场了。它可以被理解为一部“床旁人工心肺机”,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来,在体外进行氧合,清除二氧化碳,再将鲜红的血液回输体内。这意味着肺可以暂时“休息”,由ECMO承担起气体交换的任务。ECMO就像是在最猛烈的风暴中,为患者提供的一艘坚固的“生命方舟”,承载着希望,等待患者肺功能的自愈与康复。

(4)其他综合支持同时,精细的液体管理(避免过多液体加重肺水肿)、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以及精心的护理,共同构成了稳固的“船体”,是支撑所有高级治疗的基础。

总之,ARDS是一场凶险的肺部“暴风雨”,但并非绝境。通过现代医学综合性的生命支持手段,我们能够为患者撑起一片片“生命之帆”,帮助他们稳住生命体征,渡过最危险的急性期。绝大多数幸存者的肺功能能够恢复良好,这背后,是危重症医护团队与患者及其家人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共同努力。认识它,了解它,才能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赢得更大的胜算。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