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妇科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的居家护理:家属必学的 5 大关键技能 - 数字报刊系统 晕厥了怎么办?现场急救步骤 如何早期发现胃溃疡?这些症状要警惕 公共卫生策略与呼吸内科如何携手保护我们的肺? 妇科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的居家护理:家属必学的 5 大关键技能 视觉电生理检查(全视野 ERG/VEP):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的“电信号”解读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妇科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的居家护理:家属必学的 5 大关键技能

来源: 临沂市肿瘤医院    作者: 张艳芳

妇科肿瘤患者在完成手术、化疗或放疗后,常需经历数周至数月的治疗间歇期。这一阶段既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期,也是感染风险、并发症高发的敏感期。家属作为主要照护者,掌握科学的居家护理技能,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至关重要。以下五项关键技能,是家属必须掌握的“护理宝典”。

1.环境管理妇科肿瘤患者因治疗导致免疫力低下,居家环境需严格遵循“清洁、通风、避菌”原则。

①空气净化: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若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网。

②物品消毒:患者接触频繁的物品需每日消毒,如门把手、遥控器、手机等。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75%酒精喷洒。

③隐私保护:化疗导致脱发时,为患者准备柔软的棉质头巾或假发,避免阳光直射头皮;会阴部清洁需使用专用盆具,每日温水清洗后擦干,防止逆行感染。

2.症状监测治疗间歇期,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家属需学会观察并记录关键指标。

①体温监测:每日测量体温2次,若持续≥38.5℃或伴寒战,提示可能感染,需立即就医。

②血常规跟踪: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重点关注中性粒细胞计数。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患者需居家隔离,避免接触生鲜、花卉等潜在感染源。

③出血预警:血小板减少时,观察患者牙龈、鼻腔、皮肤是否有出血点,避免使用硬毛牙刷或抠鼻。若出现黑便、血尿或头痛伴呕吐,需紧急处理。

3.饮食调理妇科肿瘤患者代谢需求增加,但治疗副作用常导致食欲下降,需制定“高蛋白、低刺激、易消化”的饮食方案。

①蛋白质强化:每日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减少油脂摄入。例如,将鲫鱼炖汤后去油,加入豆腐和枸杞,既营养又美味。

②少食多餐:每日5~6餐,以粥、面片汤、藕粉等半流食为主,避免腹胀。若患者恶心呕吐,可在餐前30分钟服用医生开具的止吐药,如阿瑞匹坦。③禁忌清单:严格避免生冷(如刺身、凉菜)、辛辣(如辣椒、芥末)、腌制(如咸菜、腊肉)食物,戒烟戒酒,防止刺激消化道黏膜。

4.导管护理部分患者需携带PICC导管回家,家属需掌握以下操作要点。

①日常维护:每周到医院更换敷料,观察穿刺点是否红肿、渗液。淋浴时用保鲜膜包裹置管部位,形成“防水袖套”,避免盆浴

②活动限制:严禁提重物(>5kg)、抱小孩、打羽毛球等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置管侧手臂可做握拳、伸展等轻柔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③紧急处理:若导管脱出,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联系医院处理;若敷料卷边、潮湿,需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5.心理支持治疗间歇期,患者常因脱发、体型变化、经济压力等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需成为“情绪稳定器”。

①倾听与共情:每日留出15分钟“无干扰谈话时间”,鼓励患者表达恐惧或失落,避免说教式安慰(如“别想太多”),改用“我理解你的难过”等共情语言。

②兴趣唤醒:根据患者爱好,安排绘画、手工、听音乐等活动。例如,为喜欢园艺的患者准备耐阴多肉植物,通过浇水、观察生长转移注意力。

③社会支持:协助患者加入病友互助群,参与线上康复讲座,或定期探访亲友,维持社会角色功能,减少孤独感。

妇科肿瘤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治疗间歇期的居家护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役。家属通过掌握环境管理、症状监测、饮食调理、导管护理、心理支持五项技能,不仅能降低患者感染风险、缓解治疗副作用,更能传递爱与希望,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重返健康生活。记住:每一次细致的护理,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