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做体检,体检的目的是什么?体检应该检什么?大多数人的结论很简单:不就是为了查出有什么疾病吗!如果没查出什么病,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尽然,检出疾病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体检可以评估身体当下的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隐患,并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达到主动管理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健康体检是基础
很多疾病在早期,甚至中期都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人忽视,一旦发现就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期。所以健康不是我感觉我很好,一定要科学对待,让数据说话。体检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如果能够通过体检在早期发现一些疾病、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例如,早发现的一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达到90%—95%,早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高达90%,早期宫颈癌存活率可达到90%。然而现实中,有很多人认为体检指标的微小异常没什么大问题,就认为自己很健康,所以不重视。殊不知,体检发现的所谓的小问题如不引起重视,也会变成大问题。一定要重视体检,体检后需仔细阅读体检报告,必要时请专家进行报告解读,深度分析当下的健康状况,并给出指导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检而不管,要做到且检且管。
哪些检查有必要开展
胃镜:胃癌
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做胃镜,一想到要将一根管子从嘴巴伸进胃里,就觉得难受、恐惧。甚至当医生让做的时候,还会尽可能的拒绝。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及20%,而90%的早期胃癌是可以治愈的。令人痛心的是,我国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诊断的一线方法,通过胃镜筛查,胃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一定要及时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千万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时才考虑做胃镜。
肛门指检:直肠癌、前列腺癌
放弃肛门指检的原因大多是害羞、难受。很多人觉得那么私密的地方,实在不好意思让一个陌生人看到,更何况还要伸手指进去摸。实际上,肛门指检非常重要,是筛查肛肠疾病最基本、有效的手段。通过肛肠指检,可以发现肛门及肛周相关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疾病、直肠癌以及其他肛肠良恶性疾病。其实不仅是在肛肠科,肛门指检在妇科和泌尿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妇科,肛门指检可用于检查女性子宫、盆腔问题;在泌尿男科,肛门指检常用于判断是否患有前列腺增生、病变、炎症或肿瘤等。
肠镜:肠癌
大众对于肠镜的排斥和抵触程度并不低于胃镜。许多消化道癌症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没有症状的,一旦出现贫血等症状时,往往都是晚期,再救就来不及了。如果超过45岁还没做肠镜的话,年底之前一定要做一次肠镜。
粪便检查:肠癌
血液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是体检中的“三大常规”项目,但很多人往往会觉得麻烦或当时没有便意而放弃粪便检查,且认为自己平时上厕所很正常很规律,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实际上,很多疾病我们从肉眼无法判断。粪便检查不仅会观察大便颜色、形态,还会关注细胞、潜血等,对消化系统疾病、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便潜血是肠癌非常重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出血肉眼看不到,但通过便检可以发现。早发现并及时治疗,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会大大提高。
多久体检一次比较好
20-40岁的人:身体健康,无家族病史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检查的重点项目是心、肺、肝、胆、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压、血糖等重要指标。
40-60岁的人群:这个阶段人群属于各类疾病的高危人群。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肿瘤等慢性病史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1+X(常规体检+专项检查)个性化体检。
已婚育龄妇女和60岁以上老年人:除了按照相应年龄段,定期常规检查身体的状况,每年检查一次子宫和乳腺,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的苗头。40岁以上的妇女,还应定期针对更年期健康,进行相关的检查。60岁以上老人最好3到4个月体检一次。至少有一次是全面体检,其他的可以进行重点体检。
特殊人群: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危人群,健康体检的频率就应高些。如果您已患有慢性病,不管病情控制得怎么样,应根据医生建议及个人情况,定期对疾病进行复诊和检查。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每三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肝功能,每半年做一次肝脏B超;患有胃病,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患有糖尿病,要定期监督自己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常年吸烟者,以及有家族癌病史的高危人群,能每半年进行一次肺癌等的筛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