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惹的祸 - 数字报刊系统 被蛇咬伤别慌,正确处理保平安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糖小技巧 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惹的祸 矮小症宝宝,饮食运动助长高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惹的祸

作者: 柳州市中医医院 马薇薇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28岁的林女士却无心欣赏。她望着镜中浮肿的眼睑和脸颊上的红斑,心中泛起不安。三个月前,她因关节疼痛和持续低烧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而今,尿液中越来越多的泡沫和下肢水肿,让她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残酷的现实——狼疮性肾炎。这一疾病,正是自身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发的连锁灾难。

 

免疫系统的“内战”

 

狼疮性肾炎并非独立疾病,而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肾脏发起的“精准打击”。SLE是典型自身免疫病,患者免疫系统“敌我不分”,产生大量抗体攻击自身组织。抗体与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沉积在肾脏肾小球基底膜,引发炎症。

 

肾脏每日过滤大量血液,免疫复合物在此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致蛋白尿、血尿。若炎症加重,肾小管和间质受损,最终肾功能衰竭。据统计,约70%的SLE患者会患狼疮性肾炎,10%-30%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或肾移植维生。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狼疮性肾炎的症状常呈现“内外夹击”的特点。肾脏损伤的早期表现可能隐匿,但结合SLE的全身症状,可捕捉到蛛丝马迹。 

 

肾脏的“无声呐喊”:最常见的症状是尿液异常。患者可能发现尿中泡沫增多(蛋白尿),或尿液呈洗肉水色(血尿)。随着肾功能下降,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出,会出现眼睑、下肢水肿,甚至腹水、胸水。高血压也是常见并发症,因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受损所致。 

 

全身的“连锁反应”:SLE的典型表现包括面部蝶形红斑(日光照射后加重)、关节疼痛、肌肉无力。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脱发,或血液系统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减少)。当疾病累及神经系统时,可能引发头痛、癫痫,甚至昏迷。 

 

林女士的案例并非个例。许多年轻女性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直到出现严重水肿或少尿才就医,此时肾脏已遭受不可逆损伤。因此,对SLE患者而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至关重要。

 

治疗与护理的“双线作战”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需兼顾“控制免疫炎症”和“保护肾功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药物治疗:抑制免疫的“精准制导”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基础用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用于重症或复发患者,可降低抗体产生,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针对特定免疫细胞(B细胞),为顽固性病例提供新选择。 

 

血液净化:清除“敌人”的“特殊武器” 

当患者出现急进性肾炎或严重并发症时,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和抗体,为肾脏“减负”。而终末期患者则需依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生命,等待肾移植机会。 

 

护理与自我管理:细节决定预后 

在血透室,主管护师王芳每天的工作从评估患者的血管通路开始。“内瘘是患者的‘生命线’,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提重物或受压。”她强调。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需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否则可能引发心衰。 

 

患者的日常管理同样关键: 

饮食控制:低盐(每日<5克)、优质低蛋白(0.6-0.8克/公斤体重),减少肾脏负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以防心律失常。 

避免诱因:防晒可减少皮肤红斑加重;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防肾毒性。 

定期随访:每3-6个月检测尿蛋白、肾功能、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科学认知,共筑防线

 

狼疮性肾炎预防重在“早发现、早干预”。SLE患者需定期筛查尿常规与肾功能;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或出现不明皮疹、关节痛者,应尽早就医。公众对SLE认知不足,常误将蝶形红斑当“过敏”、忽视尿泡沫,提高警惕是护肾第一步。好在医学不断进步,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显著提升缓解率,肾移植技术也让终末期患者看到希望。林女士经激素冲击与血浆置换治疗后,病情好转,她感慨科学治疗与自律管理,让她重掌人生。

 

结论

 

狼疮性肾炎的故事,是免疫系统“误伤”的悲剧,也是医学与疾病博弈的史诗。通过科学认知、精准治疗和患者自身的坚持,我们终能在这场“内战”中守护住生命的希望。正如林女士所说:“免疫系统的‘叛乱’虽可怕,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