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骨内科  王荣: 坚守责任 守护骨骼健康 - 数字报刊系统 编者按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上肢创伤、修复重建科   岑超德: 医心守初心   使命铸担当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骨内科  王荣: 坚守责任 守护骨骼健康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骨内科 王荣: 坚守责任 守护骨骼健康

作者:○ 本报记者 马春晓

 在医师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级“十佳医生”、骨内科三病区的王荣。从2010年入职至今,她已在骨内科领域深耕15年,见证了科室的发展,也用专业与责任守护着无数患者的骨骼健康。

 采访中,王荣不仅为我们解读了骨内科的诊疗范畴,分享了技术发展与典型病例,更传递了医者对“责任”二字的深刻践行。

 “作为专注于脊柱、关节及相关软组织疾病的内科诊疗科室,骨内科的定位始终清晰——为骨科疾病提供非手术治疗方案,与外科(如脊柱外科)的手术治疗形成互补。”王荣解释,贵州医院南明院区骨内科分设了四个病区,围绕脊柱关节病、骨质疏松、风湿免疫病(如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展开,尤其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很多老人因骨质疏松站不起来,年轻人因颈肩腰腿痛影响工作,这些看似不致命的问题,却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王荣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药物、中西医结合、神经阻滞等手段,让患者重新挺直腰杆、顺畅行走。”

 谈及骨内科的技术发展,王荣感慨于从“经验时代”到“精准时代”的跨越。“过去治疗,医生凭借对人体解剖知识,结合骨性标志判断,而现在,借助CT、X线、超声等可视化技术,医生能清晰看到骨骼、神经、血管的位置,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穿刺针可精准到达病灶,‘既提高疗效,又减少创伤,患者恢复更快、痛苦更少’。”王荣说。

 骨内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占了一多半。“传统观念认为‘补钙就行’,但现在我们更系统: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还要用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干预骨代谢,再配合营养科指导,从根源上改善病情。”王荣表示,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理念也早已升级。

 技术之外,人文关怀同样重要。采访当天,王荣刚为一位86岁的骨质疏松老人完成治疗。“老人站不稳,平卧翻身都困难。这类患者不仅身体承受痛苦,还容易焦虑,我一般都会在值班日抽出一定的时间为他们解释病情、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有时候,医生的安慰比药物更能‘止痛’。”

 当前,正在入院治疗的另一位57岁的女性患者也让王荣颇为感慨。“她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2年前在腰椎内固定术后没有规律治疗骨质疏松,加上自行用药(疑似含激素),导致双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活动受限,连下蹲活动都做不了。入院后,我们完善各项检查评估患者处于股骨头坏死二期,且因之前的手术经历,她极度抗拒手术,我们尊重她的意愿,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PRP注射消炎、改善缺血、延缓股骨头塌陷、改善活动度,争取延缓换关节的时间,提升生活质量。”王荣说。

 从刚入职的年轻医生到如今的科室骨干,15年的从医经历让王荣对职业有了深刻理解。“用一个词总结,就是‘责任’。”她说,“于患者,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于社会,要守护公众的骨骼健康。”

 这份责任体现在不断学习中。“2023年,医院派我去北京积水潭总院进修,接触了更先进的技术;平时还有国内外专家培训,这些都离不开医院的平台和领导的培养。”她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更让本土医生有了更多接触大咖的机会,“但无论技术如何变,‘医者仁心’的本质不变——把患者当亲人,想办法帮他们减轻痛苦。”

 如今,贵州医院南明院区骨内科已形成从预防到康复的全流程体系: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做社区筛查、科普宣教,早发现早干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结合营养、康复指导;对骨质疏松、风湿免疫病等慢性病,培养专业团队进行全程管理。

 “如果有腰背痛、关节痛、反复骨折、身高变矮等问题,随时到骨内科找我们。”王荣呼吁,“骨内科就是要成为大家骨骼健康的‘守护者’,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

 采访最后,王荣说:“看到患者从寸步难行到重新行走,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这份工作,值得我用一生去坚守。”这或许就是“十佳医生”的底色——以责任为灯,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813163822.jpg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