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三面锦旗的背后 - 数字报刊系统 六盘水市:以作风之变提医疗之质 点亮“生命之光” 黔东南州:延伸服务点   群众得实惠 三面锦旗的背后 铅衣重,“医”心更坚 初心燃,“医”路无悔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面锦旗的背后

作者:○ 本报通讯员 王 美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连收到三面饱含深情的锦旗,每面锦旗都讲述了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暖心故事。

    

  脑胶质瘤患者重燃希望


  谈起老伴的诊治过程,来自黔南州独山县的张大爷忍不住地直夸:“是他们救了我老伴,真是太感谢了”。原来,张大爷的老伴去年12月在外地打工时被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提示脑胶质瘤。因肿瘤位置涉及多个关键区域,手术难度极大。张大爷经过多处打听来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经充分评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为患者实施“开颅肿瘤切除术+颅骨整复术+脑脊液漏补修补术”,术后精心护理。经过相关治疗后患者诉无头痛、头晕,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昏迷3月再创生命奇迹


  今年50多岁的老王,一个多月前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急诊手术,后转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昏迷促醒中心意识障碍病区。入院时,老王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四肢活动障碍、反复发热、痰多、无任何自主活动。

  昏迷促醒中心意识障碍病区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显著改善了老王吞咽、咳嗽功能,约四周后成功拔除气切套管。老王逐渐从卧位过渡到坐位、家属搀扶下站立及行走。

  术后1个月左右,经过一系列促醒及康复等综合治疗,老王意识情况明显改善,可以稳定进行视物追踪,肢体活动障碍进一步改善,上肢可自主抬离床面,下肢有刺痛躲避反应。治疗2个月后,老王的意识明显改善,可配合完成简单指令性动作。


  急性脑梗患者获得康复


  79岁的孙奶奶半月前因急性脑梗被收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由于特殊原因,奶奶唯一的儿子没有办法照护,为了帮助老人尽快地恢复,科室除了为老人制定了治疗方案外,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主动承担了老人的翻身拍背、喂水喂药、晨起洗漱、夜间陪护以及一日三餐这些日常照护。怕老人饮食不合口味,护士们把自家熬的杂粮粥带来;担心她跌倒,夜班护士每两小时巡房一次,悄悄在床尾夹上手电筒。康复训练时,管床医生蹲着帮她一点点挪动僵硬的左脚,像哄孩子似的数“一、二、三,奶奶真棒!”

  在老人的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以耐心和鼓励陪伴在她身边,不断帮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老人深切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与关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