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肺部感染高发季,预防有妙招 - 数字报刊系统 肺部感染高发季,预防有妙招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方 鼻肠管——守护肠道的“隐形卫士” 孕妈必知!产检三级筛查全流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部感染高发季,预防有妙招

作者: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 严寄元

秋冬交替或冬春之交,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呼吸内科门诊总迎来一波就诊高峰——咳嗽、发热、胸闷气短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是因肺部感染入院。“为什么一到这个季节就容易得肺炎?该怎么预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肺部感染的“防病密码”。

肺部感染为何偏爱“换季时”

肺部感染是肺实质或肺间质的炎症,常见类型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它之所以在换季期高发,与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病原体活跃度上升:低温环境下,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存活时间延长,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的繁殖速度加快。同时,干燥空气会削弱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让病原体更易侵入。

免疫力“季节性波动”:人体免疫系统对温度变化敏感。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导致呼吸道局部血液循环变差,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病原体便有机可乘。

室内空气污染加重:冬季为保暖常关闭门窗,室内通风减少,油烟、尘螨、霉菌等污染物浓度升高,叠加取暖设备产生的粉尘,进一步刺激呼吸道,诱发感染。

这5类人群需重点防护

肺部感染虽常见,但以下人群风险更高,需格外警惕——

老年人:65岁以上人群免疫力下降,且常合并慢性病(如慢阻肺、糖尿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儿童: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狭窄,黏膜娇嫩,感染后易出现喘息、呼吸困难。

慢性病患者: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患者呼吸道结构异常,病原体易定植;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利于细菌繁殖。

免疫力低下者: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艾滋病、肿瘤的人群,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的数倍。

吸烟者:烟草烟雾会损伤呼吸道纤毛,削弱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吸烟者患肺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

预防肺部感染的6个实用妙招

预防肺部感染,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链+增强自身防御力”。结合临床经验,我总结了以下6条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疫苗接种:筑起第一道防线

流感疫苗可降低50%-70%的流感相关肺炎风险,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每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如13价、23价)能预防最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尤其推荐给65岁以上老人。两种疫苗需间隔14天以上接种。

戴口罩+勤洗手:阻断飞沫传播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地铁、商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过滤80%以上的病原体;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能有效减少手部病原体数量。

保持呼吸道湿润:修复黏膜屏障

干燥空气会加速呼吸道黏膜脱水,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少量多次;慢性病患者可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直接湿润气道。

合理通风:稀释室内污染物

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30分钟,可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50%以上;使用空气净化器时,选择带有HEPA滤网的产品,定期更换滤芯。

适度运动+均衡营养:激活免疫力

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次30分钟,可提升免疫细胞活性;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鱼、蛋、豆类)、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和锌(坚果、瘦肉)的摄入,避免高糖、高盐饮食削弱免疫力。

戒烟+远离二手烟:减少呼吸道损伤

吸烟者感染肺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且病程更长;二手烟同样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儿童哮喘和成人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别拖延

肺部感染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但以下“危险信号”需警惕——

持续高热(>38.5℃)超过3天,或退热后再次升高;

咳嗽加重,咳黄脓痰或血痰,伴胸痛、呼吸困难;

精神状态改变:如老年人出现嗜睡、儿童烦躁不安;

基础疾病恶化: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慢阻肺患者喘息加重。

特别提醒:65岁以上老人、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可能不发热,直接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需密切观察。

结语

肺部感染虽常见,但可防可控。通过科学预防、及时干预,我们完全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关键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通风换气、增强免疫、戒烟。高风险人群更需提高警惕,出现严重症状时及时就医,愿大家在这个高发季,都能拥有健康的呼吸。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