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腔镜胆道镜:守护胆道健康的新技术 - 数字报刊系统 腔镜胆道镜:守护胆道健康的新技术 手术前麻醉,你需要知道的事 膀胱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急性腹痛背后的秘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腔镜胆道镜:守护胆道健康的新技术

作者: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潘彩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等悄然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传统开腹手术虽能解决问题,但切口大、恢复时间长和并发症较高等风险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而今,随着腔镜胆道镜技术的崛起,胆道疾病治疗正迈向“微创化、精准化”的新时代。这一技术如何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手术室护士又如何为患者保驾护航?让我们一探究竟。

 从“开膛破肚”到“针孔取石”:腔镜胆道镜的革命性突破

腔镜胆道镜并非单一设备,而是腹腔镜与胆道镜的“强强联合”。腹腔镜通过腹部微小切口(约0.5~1厘米)插入,利用高清摄像头将胆道内部影像投射到屏幕上,医生如同“透视眼”般精准操作;胆道镜则深入胆道“探查敌情”,直接取石、活检或切除肿瘤。两者协同,实现了“双镜联合”的微创奇迹。

这一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与微创”。传统开腹手术需切开20厘米以上的伤口,而腔镜胆道镜仅留下几个“钥匙孔”大小的痕迹,术中出血量不足传统手术的1/10。更关键的是,高清影像系统让医生能清晰分辨胆道黏膜的微小病变,避免误伤周围组织,将并发症风险降至最低。

 从结石到肿瘤:腔镜胆道镜的“全能战场”

腔镜胆道镜的应用场景远超想象,堪称胆道疾病的“全能战士”。

1. 胆道结石的“清道夫”  

胆结石是胆道疾病中的“常客”,传统手术需切除胆囊或切开胆管取石,而腔镜胆道镜可通过胆囊管或胆总管切口,用网篮直接套取结石。对于复杂结石,激光或液电碎石技术能将大结石粉碎成粉末,随胆汁自然排出。一位5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慨:“本以为要开大刀,没想到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

2. 胆道肿瘤的“侦察兵”与“狙击手”  

早期胆道肿瘤症状隐匿,腔镜胆道镜可深入胆道进行活检,明确肿瘤性质与分期。对于早期恶性肿瘤,医生可通过胆道镜联合电刀或激光,精准切除病变组织,保留正常胆道功能。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腔镜治疗早期胆道肿瘤的5年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 胆道狭窄与梗阻的“疏通者”  

胆管狭窄常由结石、炎症或肿瘤引起,导致胆汁淤积、黄疸甚至肝衰竭。腔镜胆道镜可置入金属或塑料支架,撑开狭窄段,恢复胆汁流通。一位因胰腺癌压迫胆道的患者,通过支架置入术,黄疸症状在48小时内显著缓解,为后续化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手术室里的“隐形守护者”:主管护士的协作密码

腔镜胆道镜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精密配合。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护士的专业与关怀。

1. 术前:细节决定成败  

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尤其是心肺功能与过敏史。一位老年患者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术前需调整用药以降低出血风险;另一位对乳胶过敏的患者,所有器械包布均需更换为无乳胶材质。此外,护士还需反复检查腔镜系统、胆道镜及耗材的完整性,确保术中万无一失。

2. 术中:分秒必争的协作  

当医生通过腹腔镜建立气腹(向腹腔注入二氧化碳以扩大空间)时,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防止气腹压力过高引发心律失常。在取石环节,护士需快速传递不同规格的网篮与碎石器械,同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避免感染。一次手术中,患者突发胆道出血,护士立即协助医生压迫止血,并迅速准备止血夹与肾上腺素,为抢救赢得关键时间。

3. 术后:康复的“加速键”  

术后6小时,护士会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深呼吸与咳嗽,减少肺部感染风险。一位年轻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敢活动,护士用“吹气球”游戏鼓励他进行肺功能锻炼,最终患者恢复速度超出预期。

 未来已来:微创技术的星辰大海

如今,腔镜胆道镜技术仍在不断进化。4K超高清腔镜让影像更清晰,3D成像技术则赋予医生“立体视野”;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通过机械臂操作,进一步减少人手震颤,提升手术精度。而在护理领域,智能化监测设备可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让护士能更专注于人文关怀。

结论

从“大刀阔斧”到“针孔艺术”,腔镜胆道镜技术用微创之光照亮了胆道健康之路。它不仅是医学进步的象征,更是医护团队对患者“少痛苦、快康复”承诺的践行。未来,随着技术的普及与护理理念的升级,更多胆道疾病患者将从中受益,重获健康与尊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