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甲流高发,奥司他韦的正确服用指南 - 数字报刊系统 甲流高发,奥司他韦的正确服用指南 胃早癌年轻化,年轻人也要防胃癌 口苦口臭总困扰,或是肝病在“捣乱” 心脏搭桥术,麻醉如何保驾护航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甲流高发,奥司他韦的正确服用指南

作者: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徐明明

近期,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持续攀升,多地儿科门诊量激增。在这场"流感攻防战"中,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特效药"频频登上热搜,但随之而来的用药误区也引发关注。作为药学专业人员,本文将从药物机制到临床实践,为您系统梳理科学用药要点。

一、奥司他韦:流感病毒的"阻断者"如何工作?

流感病毒表面覆盖着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关键蛋白。HA如同"吸盘"帮助病毒侵入细胞,而NA则像"剪刀"剪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连接,促使新生成的病毒颗粒释放扩散。奥司他韦通过选择性抑制NA活性,使病毒无法脱离宿主细胞,从而阻断感染链的延续。

与金刚烷胺等传统抗病毒药物不同,奥司他韦针对流感病毒特有的NA结构,对普通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无效。其口服吸收迅速,空腹服用2小时后血药浓度即可达峰,但食物可延缓吸收速度约1小时,建议与餐食间隔服用以保持药效稳定性。

二、精准用药:把握治疗窗口期与剂量规范

黄金48小时原则是奥司他韦发挥疗效的关键。流感病毒在感染后12-24小时开始快速复制,48小时内达到排毒高峰。此时使用药物可显著缩短发热病程(平均减少1.3天),降低肺炎等并发症风险。若超过72小时用药,虽仍能缓解症状,但对病毒传播的阻断作用大幅下降。

剂量方案需严格遵循:

成人及13岁以上青少年:每日2次,每次75mg,疗程5天。

1-12岁儿童:按体重分层给药(15kg以下30mg/次;15-23kg 45mg/次;23-40kg 60mg/次;40kg以上同成人剂量)。

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如清除率30-60ml/min时,每次30mg,每日2次)。

特别提醒:颗粒剂(15mg/袋)更适合儿童吞咽,可用5ml温水溶解后服用;干混悬剂需充分摇匀后按刻度抽取;胶囊剂不可掰开或嚼碎,以免影响肠溶效果。

三、预防性用药:不是人人适用"保护盾"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确诊患者有未防护的密切接触(如同处密闭空间1小时以上);二是属于高危人群(如孕妇、65岁以上老人、免疫抑制患者)。预防疗程为7-14天,需完成整个疗程才能形成有效保护。

但需警惕药物滥用风险。日本曾报道多例青少年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谵妄、跳楼等神经精神事件,虽发生率不足0.1%,但仍提示需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于有癫痫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用药期间建议家属陪同观察。

四、不良反应应对: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

约10%-15%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或腹痛。建议随餐服用或服药后饮用100ml温水缓解;若呕吐发生在服药后15分钟内,需补服全量;接近下次服药时间时则无需补服。

神经精神症状虽罕见但需重视,若出现幻觉、行为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长期使用者(超过10天)建议每月检测肝功能,当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时需调整用药方案。

五、理性备药:避免陷入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1:奥司他韦可替代流感疫苗  

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持久保护,而药物仅在用药期间有效。美国CDC明确建议:即使正在服用奥司他韦,仍应接种当季流感疫苗。

误区2:中成药可与奥司他韦联用增强疗效  

多数复方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等成分,与奥司他韦无协同作用,反而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联用前需咨询药师,避免成分重复。

误区3:症状缓解即可停药  

擅自缩短疗程可能导致病毒未完全清除,增加耐药风险。研究显示,用药3天即停药者,病毒复发率是完整疗程者的2.3倍。

六、构建防疫闭环:药物只是其中一环

在流感防控体系中,奥司他韦属于治疗性武器,而疫苗接种、物理防护、环境消毒构成预防性防线。建议公众:

1. 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10月底前)。

2. 密闭场所佩戴N95口罩(过滤效率≥95%)。

3.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擦拭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物表。

4. 出现高热、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时,及时进行流感抗原检测(家庭自测试剂灵敏度约80%)。

七、结论

面对流感季,科学用药需要专业指导与公众认知的双向奔赴。记住:没有"神药",只有合理用药的智慧。当您手握药盒时,请先阅读说明书,必要时咨询医师药师,让每一粒药物都发挥最大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