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0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请当心,“蚯蚓”就在身边 - 数字报刊系统 脊髓损伤,神经康复的关键步骤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科学护理? 阴道炎护理,别被误区带偏了 请当心,“蚯蚓”就在身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当心,“蚯蚓”就在身边

作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廖黎黎

你是否曾在不经意间低头,发现自己的腿上竟爬着一条条凸起、扭曲的“蚯蚓”?别以为这只是影响美观的小问题,这其实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静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这些“蚯蚓”一旦出现,不仅带来外观的困扰,更可能悄然损害你的健康。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静脉疾病,因静脉血液瘀滞、静脉壁薄弱,致使静脉伸长、扩张并蜿蜒屈曲。成年男性患病率在10% - 40%,女性为25% - 33%。早期,久站、久行下肢沉重发胀、抽搐,小腿酸痛易疲劳;病情发展后,下肢灼烧感、瘙痒、肿胀、疼痛等,小腿出现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难治性溃疡;严重时可致部分劳动能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重体力劳动或久站从业者是高发人群,其发展与年龄、性别、妊娠、遗传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会大幅增加患病风险。

面对来势汹汹的下肢静脉曲张,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

1. 避免久站久坐,定时活动双腿: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建议每隔30分钟到1小时活动双腿,如做踢腿动作。上班族可借接水、如厕活动,教师讲课时也应适当走动来缓解腿部压力。

2. 保持饮食均衡: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的食物摄入,防止钠水潴留加重下肢水肿。同时,控制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甜食等高热量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菠菜、苹果、燕麦等蔬果和全谷物,促进肠道蠕动。每天保证1500 - 2000毫升水分摄入,改善血液黏稠度,助力血液顺畅流动 。

3. 预防便秘:便秘时,会增加腹压,这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因此,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如厕,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

4.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影响血管健康,导致血管收缩,阻碍血液正常循环。

5. 坚持适量运动: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以上,饭后散步、慢跑、快走都是不错的选择。游泳更是预防静脉曲张的绝佳运动,它能锻炼全身肌肉,尤其是腿部肌肉,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6. 休息时抬高下肢:坐位时避免双膝交叉过久;休息或睡觉时,用枕头、软垫等将下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压力。

7. 选择合适的衣物和鞋子: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过紧的裤子、腰带,减少对腹部和下肢的压迫。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或过松,防止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少穿高跟鞋,可选择平底鞋或低跟鞋。

8.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下肢静脉的负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能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压力,减缓静脉曲张的发展。

科学使用弹力袜

弹力袜是预防和辅助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工具,但需科学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1. 正确选择弹力袜:首先,需先测量腿部3个关键周径:G点为大腿最大周径(腹股沟下5cm处)、C点是小腿最大周径、B点为脚踝最小周径。依据测量数据参照尺码表选袜。同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压力等级:预防或缓解轻度症状选1级;保守治疗、术后康复及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选2级;严重曲张则选3级 。

2. 规范穿脱弹力袜:穿脱弹力袜有讲究。建议早上起床、下肢未水肿前穿戴,保持脚部干爽,可借助爽身粉辅助。先套专用脚套,将袜子外翻至脚跟,拇指撑开拉至脚背,调整好位置后,以“Z”字形上提袜筒,用手掌展至大腿根部,最后取出脚套。晚上睡前脱下,久站久坐需穿着,若发现弹性减弱(使用半年到1年),应及时更换,确保使用效果。

专业治疗手段

如果已经患上下肢静脉曲张,除了上述日常护理和弹力袜辅助,还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专业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的药物,如迈之灵、地奥司明片等,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2. 硬化剂治疗:将硬化剂直接注入病变血管内,使血管闭合、纤维化,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一定复发风险。

3.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常见术式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 曲张静脉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硬化剂治疗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结语

下肢静脉曲张虽常见,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只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科学使用弹力袜,必要时积极接受专业治疗,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赶走腿上的“蚯蚓”,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