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0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科学护理? - 数字报刊系统 脊髓损伤,神经康复的关键步骤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科学护理? 阴道炎护理,别被误区带偏了 请当心,“蚯蚓”就在身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科学护理?

作者: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王爱春

每当季节交替,儿科门诊里总少不了焦急的家长,他们怀里抱着小手小脚上长着红点点、嘴里还可能溃疡的小宝贝,心急如焚。这罪魁祸首,很多时候就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虽常见,但家长们对它的了解却往往不够全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手足口病,用科学护理为孩子们的健康护航。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听名字就知道,这病主要“攻击”的是孩子的手、足和口。它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常见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病毒可狡猾了,它们通过消化道(比如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呼吸道(比如吸入病毒颗粒)甚至接触传播(比如摸了带病毒的玩具再摸嘴巴)就能让孩子中招。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会有哪些表现?

手足口病的症状,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主要集中在手、足、口三个部位。

1.发热:很多孩子发病初期会发烧,体温可能高达38℃以上。

2.皮疹:手心、脚心、臀部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有的疹子还会变成小水泡,不痛不痒,但看着让人心疼。

3.口腔溃疡:嘴里、喉咙里可能长溃疡,孩子吃东西、喝水都会疼,因此变得不爱吃饭、哭闹。

别担心,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是轻症的,就像一场“小风波”,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少数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宝宝,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抽搐等症状,这时就要赶紧去医院了。

科学护理,四步走起!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别慌,科学护理是关键。

1.隔离休息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孩子得了病,最好在家隔离,避免去幼儿园、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直到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后一周。让孩子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看绘本、听故事等,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调理

嘴里长溃疡,孩子吃东西疼,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果汁(别太甜,以免刺激溃疡)、酸奶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硬的食物,如薯片、坚果等,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皮肤护理

手、足、臀部的皮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就好。如果疹子痒,可以轻轻拍打或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别让孩子抓挠,以免感染。孩子的衣物、被褥要勤换洗,保持清洁。

4.观察病情

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特别是体温、精神状态、有没有抽搐等症状。可以定期给孩子测量体温,记录下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四肢发凉、呕吐、嗜睡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征兆。就医时要告诉医生孩子的病史和接触史,以便医生准确判断。

预防手足口病,从这些小事做起!

手足口病防大于治,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勤洗手: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洗至少20秒,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2.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水果要洗净削皮,餐具要定期消毒。

3.保持家居清洁:家里要常通风,玩具、家具表面要定期擦拭消毒。

4.避免接触病人: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家里有大人或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要做好隔离措施。

疫苗接种,为宝宝加一道防线!

现在,已经有了针对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虽然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但它能大大降低重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6个月到5岁的孩子,接种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贴士:家长的心态也很重要!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要过于焦虑,保持冷静,按照科学的方法护理孩子,相信孩子很快就能恢复健康。同时,也要相信医生,如果孩子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

总之,手足口病虽然让人头疼,但只要我们科学预防、正确护理、及时就医,就能让孩子远离这份“小烦恼”。希望每一位小宝贝都能健康成长、快乐每一天!在手足口病的“战役”中,家长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用细心的护理守护孩子,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