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偏头痛来袭,脑血管在传递什么? - 数字报刊系统 精神科病房探视,预防感染这样做 偏头痛来袭,脑血管在传递什么? 肩颈僵硬如石?小心颈椎病找上门 咳嗽总反复?中医调体质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偏头痛来袭,脑血管在传递什么?

作者:博白县人民医院 黄小芳


偏头痛,它所带来的痛苦让许多人都深有体会。每当偏头痛发作时,那种头痛欲裂、恶心想吐的感觉,让人记忆深刻。那么,偏头痛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偏头痛发作时我们会如此难受?偏头痛来袭时,我们的脑血管又在传递着什么样的信号?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揭开偏头痛的神秘面纱。

 

 一、偏头痛是什么?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单侧头痛,这种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多为中重度疼痛,且呈现出搏动样的特点,就像心脏跳动一样有节奏地疼痛。偏头痛的发作时间往往较长,可持续4—72小时,而且患者对声音和光线特别敏感,在发作期间,即使是轻微的声音或光线刺激,都可能加重头痛的症状。

 

偏头痛发作时,除了头痛之外,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视觉先兆,如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等,这些先兆症状通常在头痛发作前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恐惧。

 

二、偏头痛与脑血管的关系

 

偏头痛发作时,脑部的血管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在发作初期,脑部的血管会出现痉挛现象,即血管收缩变窄,导致脑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随后,血管又会迅速扩张,这种扩张使得血管壁受到牵拉和刺激,从而引发疼痛信号。

 

神经递质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偏头痛发作初期,体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会发生变化,例如血清素(5-羟色胺)的水平会降低。血清素具有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其水平降低时,会导致脑部血管先收缩后扩张。血管的扩张不仅增加了局部血流,还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释放出炎性物质,如前列腺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这些炎性物质可以进一步扩大血管,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使头痛症状加重。

 

血管的扩张还会导致脑组织压力的变化。当血管扩张时,脑部血液量增加,脑组织受到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大。这种压力变化会刺激脑膜和颅内的痛觉感受器,进而引发头痛。

 

 三、偏头痛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偏头痛不仅仅是单纯的头痛,它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血管功能异常,这可能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偏头痛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往往较高,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形成并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塞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偏头痛还与某些心脏疾病有关联,如心房隔缺损、二尖瓣脱垂等。这些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血液中的微栓子绕过肺循环,直接进入脑部循环,引起脑部缺血,增加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同时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如何应对偏头痛?

 

 

避免诱发因素是关键。偏头痛发作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像压力、失眠,以及奶酪、巧克力、红酒、腌制食品等食物,还有硝酸甘油、避孕药等药物。天气变化、强光、气味刺激等也可能诱发。所以患者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尽量远离这些诱发因素。

 

偏头痛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它们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可减轻头痛。对于频繁发作的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是不错选择,像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药物等,能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但需遵医嘱使用,并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B、镁等营养的食物摄入,如全麦面包、香蕉、菠菜等,对预防发作有帮助。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焦虑。按摩、针灸、瑜伽、冥想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证实对缓解症状有效。

 

若偏头痛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详细检查评估,排除其他疾病,并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涵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

 

结语

 

偏头痛虽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应对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它的发作。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偏头痛,掌握应对偏头痛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偏头痛,关爱自己的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