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声咳嗽可以“听”出是不是罹患肺癌;借助大模型设计新型高强度蛋白质黏合剂,帮助发现新药、开发生物传感器……这些曾经被认为像天方夜谭一样的故事,如今正在成为现实——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人们的传统认知,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新探索,已经成为开启人类健康新篇章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在应急救治、远程会诊、检查检验、临床辅助诊断决策、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加速推开,以“互联网+”促进人民健康服务提档升级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让重复性、简单的医疗活动有了更好的替代,但毋庸讳言,也给医疗活动带来了新的隐忧。
智慧医疗依赖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采集能否精准、网络传输是否稳定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医疗行为链条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带来深刻的影响。医疗行为人命关天,稍有差池,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智慧医疗建设产生海量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指数高,患者隐私保护需要特别留意。与此同时,智慧医疗成为辅助手段后,医疗责任如何厘清也成为难题。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还可能引发医学伦理等一系列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既需要各方主管部门携手制定政策规范,也需要行业协同治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健康发展。
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期待法律规范与政策支持同步到位,让行业技术更为成熟,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