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饮食有讲究 - 数字报刊系统 哮喘患者日常:避开诱因畅快呼吸 手术时为什么要换“粗一号”的留置针 肝癌护理不用烦,小妙招来帮你忙 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饮食有讲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饮食有讲究

作者:马山县人民医院 黄艳芬

在我国,妊娠期高血压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已攀升至5% - 10%,且每年都在递增。它作为孕期常见并发症,危害极大,极易诱发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凶险状况,严重时会直接危及母婴生命。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研究表明科学饮食管理能发挥大作用,可降低30%发病风险,是准妈妈天然的“健康盾牌”。  

一、妊娠期高血压的饮食管理原则

1. 控盐≠禁盐:精准拿捏“咸淡”分寸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普通人每日钠摄入应低于5克,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进一步压缩至3克以内(约1啤酒瓶盖的量)。需警惕“隐形盐”:  

调味陷阱:1勺酱油含钠量≈1克盐,建议改用柠檬汁、香草提鲜。  

加工食品:100克火腿肠含钠量超2克,尽量选择新鲜食材。  

低钠高钾搭配:香蕉、菠菜、香菇等富含钾元素,可促进钠排出,推荐每日摄入钾2000-3000毫克。  

2. 优质蛋白优先:构建母婴营养“安全网”

孕期蛋白质需求量较孕前增加10-15克/天,优先选择:  

深海鱼类:三文鱼、鳕鱼富含DHA和优质蛋白,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  

豆制品:豆腐、豆浆含植物雌激素,有助于血管弹性,但需彻底煮熟以破坏抗营养因子。  

低脂乳制品:每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酸奶,补充钙质同时避免饱和脂肪过量。  

3. 钙镁协同:血压稳定的“黄金组合”

钙: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可通过牛奶(300ml含钙300mg)+芝麻酱(1勺含钙100mg)+深绿色蔬菜(如芥蓝,100克含钙150mg)组合补充。  

镁:每日需350-400毫克,南瓜籽、杏仁、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是优质来源。  

医生提醒:补钙需搭配维生素D(每日晒太阳15分钟或补充400IU),否则吸收率不足40%。  

4. 膳食纤维+抗氧化剂:守护血管健康

稳定血压: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β-葡聚糖,可降低胆固醇。  

抗炎护心:蓝莓、西兰花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每周食用3次以上,每次100克。  

烹饪建议:优先选择蒸、煮、炖,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素。  

二、妊娠期高血压的饮食禁忌清单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准妈妈们,饮食上有不少需要避开的“雷区”。

高风险食物“黑名单”里,加工肉类首当其冲,像香肠、腊肉,不仅含亚硝酸盐,还有大量钠,会大大增加血管负担。反式脂肪酸也十分危险,植脂末、人造奶油常出现在蛋糕、奶茶中,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高糖饮料同样要远离,一罐可乐含糖量高达35克,易引发胰岛素抵抗,间接导致血压升高。

调味料的使用也得谨慎。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可能引发头痛、心悸,不妨用香菇粉替代。酱料类如豆瓣酱,一勺就含钠1.5克,可自制番茄、洋葱低钠酱料。

咖啡因摄入也得严格控制,每日需低于200毫克,约1杯美式咖啡或2杯红茶的量。想喝饮品时,大麦茶、玫瑰花茶(确认无活血成分)是不错的替代选择。准妈妈们牢记这些饮食要点,才能更好守护自身和宝宝健康。

三、分阶段饮食调整方案

1. 孕早期(1-12周):缓解孕吐+稳定血压

食谱示例:姜丝豆腐羹(姜3片+嫩豆腐100克)、南瓜小米粥(南瓜50克+小米30克)。  

技巧:少食多餐,避免空腹,可随身携带苏打饼干。  

2. 孕中期(13-28周):满足胎儿生长需求

食谱示例:清蒸鲈鱼(鲈鱼150克+姜丝)、菠菜猪肝汤(菠菜100克+猪肝50克)。 

重点:增加铁和锌摄入,预防贫血。  

3. 孕晚期(29周至分娩):预防水肿+控制体重

食谱示例:冬瓜薏米排骨汤(冬瓜200克+熟薏米30克+排骨100克)、芹菜炒香干(芹菜150克+香干50克)。 

注意:薏米需提前炒制去寒性,水肿严重者可每日用玉米须煮水代茶饮。  

四、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完全素食更安全”  

    真相:纯素食易导致维生素B12、铁缺乏,反而增加贫血风险。  

误区2:“降压药与饮食冲突”  

    真相:遵医嘱用药同时,饮食可辅助控压,二者不冲突。  

误区3:“传统补品(如阿胶)万能”  

    真相:阿胶含糖量高,血糖异常者需慎用,且无法替代药物治疗。  

五、结语:饮食管理需“多管齐下”

科学饮食虽是妊娠期高血压防控的基石,能为母婴健康筑牢营养防线,但单一手段远不够。还需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及时捕捉病情变化;适度进行孕妇瑜伽等运动,增强血管弹性;同时做好情绪管理,避免焦虑紧张。若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异常症状,切莫拖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全方位守护母婴平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