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肝癌护理不用烦,小妙招来帮你忙 - 数字报刊系统 哮喘患者日常:避开诱因畅快呼吸 手术时为什么要换“粗一号”的留置针 肝癌护理不用烦,小妙招来帮你忙 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饮食有讲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肝癌护理不用烦,小妙招来帮你忙

作者: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 蓝柳青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偶尔会遭遇不期而遇的风雨,而肝癌,便是这风雨中较为严峻的一程。面对这样的挑战,许多人会感到迷茫与恐惧,尤其是在护理方面,往往不知所措。别担心,今天的文章将为您带来一系列简单实用的护理小贴士,让肝癌的护理之路不再烦恼,让爱与希望成为您康复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一、心理支持 —— 点亮希望之光

当患者被确诊为肝癌,心理上通常会经历剧烈的波动,从震惊、恐惧到焦虑、抑郁,情绪的负面转变接踵而至。在这一艰难时刻,家人与医护人员给予的心理支持尤为关键。

家属应增加陪伴时间,与患者耐心沟通,倾听其内心的不安与恐惧,给予充分的共情。例如,当患者倾诉对疾病的担忧时,家属只需默默握住患者的手,用坚定的眼神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与接纳。医护人员则可凭借专业知识,为患者详细讲解肝癌的治疗进展、成功案例,驱散笼罩在患者心头的绝望阴霾,激发其对抗病魔的内在动力,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后续治疗。

二、饮食调理 —— 筑牢营养根基

确保营养均衡。肝癌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营养需求显著增加。优质蛋白质的充足供应必不可少,诸如鱼肉、虾肉、鸡肉、蛋类以及豆类制品,既能为机体修复提供必需原料,又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每餐搭配丰富多样的蔬菜与水果,以满足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的摄入,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促进消化吸收。

合理管控脂肪。肝脏作为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患病后其代谢功能减弱。因此,应严格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油脂、肥腻肉类及动物内脏等,尽量采用清蒸、水煮、炖等健康烹饪方式,减轻肝脏代谢负荷。

兼顾特殊需求。对于合并腹水的患者,需遵循低盐饮食原则,严格控制水分摄取量,以防腹水进一步积聚。同时,关注患者食欲变化,若存在食欲不振情况,可通过优化食物外观、口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保障营养摄入。

三、日常照护 —— 呵护生活点滴

保障充足休息。肝癌患者常伴有乏力、疲倦感,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对身体恢复意义重大。营造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助力患者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适度运动锻炼。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开展适度运动,如户外散步、室内太极拳练习等舒缓项目,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机体功能状态。运动过程中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密切关注患者耐受程度,一旦出现头晕、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调整。

强化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极易发生压疮,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每 2 小时一次为宜,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于受压部位垫置气垫、软枕或海绵垫,降低局部压力,预防压疮形成。

四、治疗协同护理 —— 保障疗效延续

规范服药管理。肝癌治疗药物繁多,按时、按量、精准服药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服药时间表,清晰标注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及特殊注意事项,严格监督执行,谨防漏服、错服。如遇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肝肾功能异常等,及时反馈医生,以便调整用药策略。

术后精细护理。肝癌术后,伤口护理为重中之重。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确保其始终保持清洁、干燥。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或有异常分泌物,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风险,需即刻报告医护人员处理。术后早期,依据患者恢复状况,在专业指导下逐步开展床上翻身、肢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

介入治疗照护。介入治疗后,患者常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术后反应。低热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方式;腹痛显著者,按医嘱给予适量止痛药物缓解疼痛;恶心呕吐发作时,协助患者取头偏向一侧体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五、定期复查 —— 坚守健康防线

肝癌治疗并非一蹴而就,定期复查是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关键环节。通常术后 1 - 3 个月需进行首次复查,项目涵盖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肝脏超声、CT 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循复查周期,积极配合医生诊疗方案调整,为患者长期生存保驾护航。

总之,肝癌护理工作虽繁杂琐碎,但每一项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都紧密关联着患者的康复进程与生活品质。通过家属与医护人员的紧密协作,全方位落实上述护理要点,定能助力肝癌患者驱散病魔阴霾,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