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一些机构看到“血液净化”一词,很多人认为血液净化就是将体内血管中的血液“洗干净”,能够起到脱胎换骨的效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血液净化是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案之一,只有部分患者才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通过血液净化能够维持生命,大多数人是不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血液净化呢?血液净化有哪些类型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血液净化?
在正常情况下,肾脏是人体净化血液的重要器官。血液在流经肾脏时,肾脏会对血液进行一系列滤过、稀释、浓缩、排泌、重吸收等净化操作,将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让更加新鲜的血液在身体中流淌。但是,如果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受损,肾脏无法起到相应的净化作用,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较多,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此时就需要运用到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也可以叫做肾代替治疗,是指将患者的血液与净化设备建立起体外循环,利用净化设备代替肾脏将血液中的毒素、代谢废物清除,从而保持患者的体内环境稳定,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
哪些人需要接受血液净化?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因为人体拥有健康的循环系统,体内的肾脏等器官是天然的净化“设备”,能够及时将体内代谢废物清除。只有下列患者才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如果患者肾功能衰竭较为严重,已经发展为终末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毒症,此时肾脏已经失去了其本来的“净化”功能,无法自主将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清除,此时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如果患者存在急性肾损伤且伴随肺水肿、酸中毒、高钾血症等表现,肾脏短时间内无法纠正循环紊乱现象,此时需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
如果患者属于食物或药物中毒,比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毒蘑菇中毒等等,这些毒素在短时间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肾脏也无法及时将其清除体外,此时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将毒素清除体外。
如果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疾病、肝脏衰竭或者较为严重的多器官衰竭,身体代谢能力受到严重损伤,此时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有哪些类型?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对于血液透析一定不陌生,血液透析也是血液净化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血液透析使用半透膜,运用弥散原理将患者体内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毒素清除,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血液滤过也是血液净化中常见的类型之一,通过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模拟,运用对流原理将血液中水分和中分子毒素清除。
血液透析滤过是指结合了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两种方式,能够将体内的中分子毒素和小分子毒素一起清除。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而言,则需要接受血液灌流治疗,运用特定吸附剂直接将血液中的毒素吸附清除,从而在短时间内起到净化血液的效果。
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性
血液净化治疗并不像大家想象的“脱胎换骨”,而是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而言,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抢救患者的生命,最大程度上减少毒素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也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维持患者的生命。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一些严重疾病,比如重症胰腺炎、狼疮性脑病等等,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将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特定致病抗体清除,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避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患者而言,通过血液净化治疗也能够将体内毒素和水分清除,减轻患者的器官负担,为器官功能恢复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脱胎换骨”,而是医学体系中重要的治疗方式。血液净化能够代替肾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希望大家能够对血液净化有正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