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青光眼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久坐族的隐痛 青光眼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甲肝高发季,外出就餐如何避风险 心梗后如何科学康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光眼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作者: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覃贞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因眼压升高对视神经造成损害,进而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目前医学手段虽能控制病情,但无法逆转已受损的视神经,因此做好日常护理对延缓疾病进展、保护残留视力至关重要。本文系统介绍青光眼患者日常护理的实用方法,帮助患者科学管理疾病。

一、基础认知与病情监测

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前者发病隐匿,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易错过早期治疗;后者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论哪种类型,眼压都是病情监测的核心指标,正常眼压范围在 10至21mmHg,但部分患者眼压处于正常范围也可能发病,因此需结合视野、眼底等检查综合判断。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异常症状,如眼胀、视物模糊、虹视(看光源时出现彩色光环)等,一旦出现应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和伴随症状。同时,务必遵循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初诊患者需频繁检查,明确病情基线;术后患者需重点关注伤口愈合和眼压控制;病情稳定者也应每 3至6 个月复查,监测眼压、视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指标变化。

生活习惯管理

饮食上,多摄入冬瓜、薏米等利水食物,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辅助降低眼压;多吃富含维生素 A、C 的果蔬(如胡萝卜、橙子)和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豆类),增强眼内组织抗氧化能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眼压升高。需注意,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升高眼压,应严格限制;单次饮水量不宜超过 300 毫升,建议少量多次饮水,防止血液稀释导致房水生成过多。

作息方面,保证每天 7至8 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午间可适当小憩但不超过1小时。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倒立、潜水、举重等可能瞬间升高眼压的运动,咳嗽、便秘时也应避免过度用力。

用眼行为规范

合理控制用眼时长,单次阅读、看电子屏幕不超过40分钟,每用眼1小时休息10至15分钟,可通过闭目养神、远眺缓解眼疲劳。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眼睛与书本或屏幕保持40至60厘米距离,避免躺着或趴着用眼。

用眼环境需兼顾光线充足与柔和,避免强光直射和昏暗环境。白天可利用自然光,但要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夜间活动务必开灯,避免在黑暗中久留,因为黑暗环境会使瞳孔扩大,增加房角关闭风险,诱发眼压升高。外出时建议佩戴偏光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和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药物治疗与管理

降眼压药物是控制青光眼的主要手段,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换药或增减剂量,以免引起眼压波动。滴眼时先洗净双手,拉开下眼睑,将药液悬空滴入结膜囊内,避免药瓶瓶口接触眼部造成污染;若需使用多种眼药水,每种药物间隔 5至10 分钟。

药物保存需按说明书要求避光、阴凉存放,部分生物制剂需冷藏保存。注意查看药物保质期,眼药水开封后使用期限通常为28天,若药液出现浑浊、变色,即使未到保质期也应立即停用。

心理与情绪调节

情绪波动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眼压升高。

焦虑、激动等负面情绪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房水生成增加或流出受阻。患者可通过深呼吸训练、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式缓解压力;培养养花、书法、听音乐等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病友交流会,与他人分享治疗经验,同时主动与家人沟通病情,获取情感支持;定期与医生交流,了解病情进展,增强治疗信心。

特殊情况应对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骤降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就医,途中避免颠簸加重眼部不适。

外出或旅行时,提前备好足量药物,随身携带病历和诊断证明,了解目的地附近的眼科医疗机构。

若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指标,并告知医生所有用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治疗是一场 “持久战”,科学的日常护理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防线。从自我监测到生活细节,从药物使用到情绪管理,每个环节都关乎视力的保存。希望患者及家属重视护理要点,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同时定期复查,与医生密切配合。通过持续、规范的管理,多数患者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维持良好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