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每到这个时期,医院呼吸科接诊的慢阻肺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许多患者因病情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疗。做好冬季防护,不仅能有效减少病情发作次数,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系列实用的护肺妙招,帮助慢阻肺患者平安过冬。
为何冬季慢阻肺易加重?
冬季气温下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会导致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使原本就狭窄的气道变得更加不通畅,从而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同时,冬季空气较为干燥,且部分地区雾霾、烟尘等污染物增多,这些有害物质被吸入呼吸道后,会损伤气道黏膜,加重呼吸道炎症反应,导致痰液分泌增加,进一步阻碍呼吸。此外,冬季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活跃,慢阻肺患者本身肺功能较差,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
日常防护妙招
保暖是冬季防护的关键。慢阻肺患者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意颈部、胸部的保暖,外出时可佩戴围巾、口罩,既能保暖又能过滤部分冷空气和污染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在室内环境管理上,应将室温控制在 18 - 22℃,湿度保持在 40% - 60% ,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呼吸道保持湿润,痰液不易黏稠。每天可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15 - 20 分钟,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冷风直吹。同时,尽量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容易吸附灰尘和滋生尘螨的物品,减少过敏原接触。
疾病预防方面,建议每年秋季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需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洗手、更换衣物,做好个人卫生。
饮食调理建议
合理的饮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增强免疫力。慢阻肺患者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如橙子、草莓、菠菜等,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健康。此外,雪梨、百合、银耳等具有润肺作用的食材,可适当多吃,可将雪梨切块煮水,或用百合、银耳熬粥食用。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肺部健康有益,可每天适量食用。
饮食上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易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咳痰症状。同时,要控制水分摄入,尤其是心功能不好的患者,过量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呼吸困难。
科学运动锻炼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和身体抵抗力,但慢阻肺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较为适宜,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 20 - 30 分钟,每周进行 3 - 5 次。除了有氧运动,还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者1:3;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这两种训练方法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
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清晨气温过低时外出,可在上午 10 点后或下午 4 点前进行。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若运动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病情监测与应急处理
日常病情监测对慢阻肺患者至关重要。建议每天记录咳嗽、咳痰的次数、痰液颜色和质地,以及气短的程度。有条件的患者可定期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了解自身呼吸状况。若发现痰液颜色变黄、变绿,咳嗽、气喘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当病情加重时,可先进行家庭应急处理,如及时吸氧,按照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缓解症状。但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持续发热、口唇发紫等严重症状,必须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就诊,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结语
冬季虽然是慢阻肺患者的 “多事之秋”,但只要掌握科学的护肺方法,从日常防护、饮食、运动、病情监测等多方面做好防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在家人的支持下,就能够有效减少病情发作,平稳度过寒冬。同时,也提醒各位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