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6月2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骨质疏松别大意,脊柱骨折风险高 - 数字报刊系统 骨质疏松别大意,脊柱骨折风险高 俯卧位通气如何助重症肺炎患者“化险为夷”? X 型腿不美观,矫正方法学起来 腰椎护理让你远离“突出”烦恼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质疏松别大意,脊柱骨折风险高

作者: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 庞伟强


在社区常能看到,一些老人走路迟缓谨慎,弯腰驼背。更揪心的是,有老人不慎摔一跤,身体就急转直下,甚至长期卧床。为何老年人这么容易受伤?原来背后藏着一个常被忽视的健康危机——骨质疏松,它正悄悄提升老年人脊柱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定义与现状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如果把健康的骨骼比作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那么骨质疏松的骨骼就如同年久失修、出现裂缝和松动的建筑,强度和稳定性都大打折扣。据国内外权威机构统计,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 36%,其中女性发病率更高。骨质疏松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因骨折导致的长期住院、护理费用等。

骨质疏松为何增加脊柱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会大幅增加脊柱骨折风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骨量流失与骨骼结构改变。随着年龄增长或受其他因素影响,人体骨量逐渐减少,骨骼密度和强度降低。原本坚固的骨骼,如同“砖块和水泥”减少的墙壁,变得单薄脆弱,难以承受外力冲击。骨质疏松时,骨骼内部的骨小梁——骨骼的支撑结构,会变得稀疏、断裂,就像房子的承重梁出现裂缝和空洞,导致骨骼整体稳定性下降。所以,在受到轻微外力时,骨骼就容易发生骨折,脊柱部位尤为脆弱。

其次是身体机能下降。年龄增长使人体肌肉量减少、力量下降。肌肉对骨骼有保护和支撑作用,肌肉力量不足时,脊柱承受身体重量和应对日常活动的负担加重。比如老年人在弯腰、转身时,因肌肉无法提供足够稳定力量,脊柱更易受损。而且,老年人平衡能力变差,容易摔倒,摔倒时脊柱往往是受伤重灾区。

最后是激素水平变化和不良生活习惯。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其水平降低会使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加速骨质疏松进程,增加脊柱骨折风险。男性随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也会下降,影响骨骼健康。此外,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钙、维生素 D 摄入不足)等不良习惯,也会损害骨骼健康,加重骨质疏松,提高脊柱骨折的发生几率。

脊柱骨折的危害

 

脊柱骨折危害多样。身体上,患者常现剧烈疼痛,多在骨折处且可放射至周边,如腰部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翻身、起床、行走等动作艰难,咳嗽、打喷嚏都可能引发剧痛。骨折还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影响姿势与平衡,压迫神经则会造成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上,因身体疼痛、活动受限,患者担心病情难愈,害怕拖累家庭,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既影响康复,还可能加重身体症状。同时,患者无法正常参与社交,逐渐与社会脱节,社交圈缩小,孤独感增强,心理健康进一步受损。

经济上,治疗会产生住院、手术、检查、药品等费用,长期康复治疗的患者费用更高。康复期间,若家庭无法提供专业护理,还需聘请护工或入住护理机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面对骨质疏松带来的脊柱骨折风险,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在预防方面,我们要合理饮食,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鲜、绿叶蔬菜等,同时适当晒太阳、食用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来补充维生素 D。还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此外,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如果不幸患上骨质疏松,也不必惊慌。药物治疗方面,有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以及其他辅助药物可供选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康复治疗也很重要,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对于一些严重的脊柱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结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重视和积极干预。让我们关注自身骨骼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避免脊柱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享受健康、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