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久坐后突然起身,腰部酸痛不适;弯腰搬东西时,下肢出现麻木感。这些都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发出的信号。幸运的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具体该怎么做。
认识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位于腰椎椎体之间,它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柔软的髓核,以及周围坚韧的纤维环。随着年龄增长,或者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从事重体力劳动,腰椎间盘会逐渐老化、磨损。当纤维环破裂,里面的髓核突出并压迫到周围神经时,就会引发腰痛、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办公室职员、农民、快递员等需要久坐或经常弯腰搬重物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如果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会加重,严重影响正常行走和日常生活。
西医止痛方法
1. 科学用药
当腰痛发作时,不要自行随意服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大家熟悉的布洛芬,能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但这类药物不能长期服用,否则可能会损伤肠胃和肝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另外,甲钴胺也是常用药物,它可以营养受损的神经,帮助改善腿部麻木的症状。
2. 物理治疗
在腰椎间盘突出病情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腰部下方垫约5厘米厚薄毛巾卷,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减轻椎间盘压力。条件允许时,可到医院进行牵引治疗,拉伸腰部增加椎间隙宽度以减少神经压迫。同时,可通过热敷(每日3 - 4次,每次15 - 20分钟)、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理疗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酸痛,后两者需由医院专业人员操作。
3. 必要的医疗手段
若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剧烈难忍,可考虑封闭治疗,由专业医生在疼痛部位精准注射药物快速止痛,但不可频繁操作。若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严重症状,应及时选择创口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中医调理方法
1. 外治疗法
专业的推拿按摩可以有效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促进气血流通。但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推拿场所,避免因为暴力按摩导致病情加重。推拿师一般会使用揉、按、推等手法,每次按摩时间大概在30 - 60分钟,每周可以进行2 - 3次。
针灸也是中医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医生会在腰阳关、大肠俞、承山等穴位扎针,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身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减轻疼痛。针灸治疗每周可以进行2 - 3次,具体的疗程需要根据病情,由医生来确定。
中药外敷或熏蒸同样有不错的效果。把川芎、红花、艾叶等中药材研磨成粉,调成膏状敷在腰部;或者通过蒸汽让药力渗透皮肤,达到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目的。中药外敷每天需要更换1 - 2次,中药熏蒸每周可以进行1 - 2次。
2. 内治法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如果感觉腰部冷痛,遇到寒冷天气疼痛加重,这属于寒湿型,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调理;要是腰痛像针刺一样,疼痛的位置固定,这是血瘀型,适合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经常感觉腰膝酸软的肾虚型患者,则可以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来补肾固腰。
3. 运动康复
五点支撑法适合在家练习:仰卧在床上,用头部、双肘、双足这五个部位支撑身体,把腹部向上抬起,保持5 - 10秒后放下,重复做10 - 20次,每天可以进行2 - 3组。
小燕飞动作适合在病情恢复期进行:俯卧在床上,头、胸、双腿轻轻向上抬起,每组保持5 - 10秒,重复10 - 20次,每天进行2 - 3组 。
此外,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动作缓慢柔和,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日常养护措施
日常养护腰椎,需从生活多方面入手。避免久坐久站,每3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搬重物时先下蹲,用双腿发力。选择合适座椅,减轻腰部压力。坚持锻炼,如每周3 - 4次平板支撑,每次1 - 2分钟。注意腰部保暖,空调房披外套,阴雨天减少外出。饮食上多吃牛奶、鱼虾补钙,适当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肝肾食物,预防腰椎问题 。
紧急就医的情况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立即就医:下肢突然没有力气,走路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肛周感觉麻木;疼痛一直加重,吃了止痛药也没有缓解,甚至影响到夜间睡眠。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马尾综合征等严重问题,只有及时就医治疗,才能避免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