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6月1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胎盘低置别慌张,“躺赢”姿势学起来 - 数字报刊系统 病案里的健康线索,你发现了吗? 葡萄胎术后的再孕时间表 胎盘低置别慌张,“躺赢”姿势学起来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结合巧止痛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胎盘低置别慌张,“躺赢”姿势学起来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覃晓丽


 

胎盘低置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胎盘应该“住”在子宫的上半部分,就像住在房子的“高层”,安全又稳定。但有些胎盘比较“调皮”,喜欢往子宫下段跑,甚至直接盖住了宫颈口,这就成了胎盘低置。想象一下,家门口被堵住了,自然容易出状况。

 

为啥胎盘会“住错地方”呢?常见原因有这些:比如之前做过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子宫内壁受过伤,就像墙面不平整,胎盘“搭窝”时容易往下滑;还有的准妈妈子宫先天形态不太规整,也会影响胎盘的正常位置。不过别害怕,大部分胎盘低置的孕妈,只要科学护理,都能顺利度过孕期。

 

胎盘低置最大的风险是无痛性阴道出血。没有腹痛预警,突然发现内裤上有血迹,这是最典型的信号。如果出血量多,还可能引发早产、产后大出血等问题。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这些风险完全可以降低。

 

“躺赢”姿势大揭秘:这样躺才有用!

 

听到“躺赢”,很多人以为就是往床上一躺,其实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1. 基础姿势:左侧卧位是“王牌”

左侧卧位堪称胎盘低置准妈妈的“黄金姿势”。因为子宫天然偏右旋,左侧卧能巧妙地减轻它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让血液更顺畅地流回心脏,就像给宝宝的“粮仓”打通了高速路。每天至少保证6 - 8小时左侧卧,睡眠、休息时优先选择这个姿势。

 

如果一直左侧卧太累,也可以适当换成右侧卧,但千万要避开长时间平躺!孕中后期,平躺时巨大的子宫会直接压在脊柱前方的大血管上,不仅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让准妈妈出现头晕、心慌的症状。半卧位也是个好选择,吃饭、看电视时,可以靠着床头,把上半身垫高30 - 45度,但每次别超过1小时,避免腰部疲劳。

 

2.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要点记牢

腰部与腿部垫软枕可大幅提升舒适度。腰部垫5 - 10厘米薄枕,能贴合曲线、缓解酸痛;两腿间夹U型枕,使髋膝关节微弯,减轻腹部压力,仿佛为身体安上“人体工学支架”。翻身时切勿用力过猛,应如“卷寿司”般,按肩、腰、下半身顺序缓慢转动,保持动作连贯轻柔,避免腹部发力。即使静卧,也需每小时活动手指、脚趾10 - 15次,勾勾脚背,或让家人按摩小腿,以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日常行动指南:从起床到休息全攻略

 

1. 起床三步走,安全又轻松

第一步,侧身蜷成“虾米状”;第二步,用手臂慢慢撑起上半身,肘部先着床借力;第三步,双腿依次垂下床边,稍作停留后再缓缓起身。整个过程就像慢动作回放,千万不能“嗖”地坐起来,腹部突然用力可能刺激胎盘。

 

2. 日常活动:尽量减少站立和走动时间,如果必须出门,建议使用轮椅,让家人推着走;或者找家人搀扶,避免独自行动。

3. 特殊提醒:胎盘低置期间,性生活必须严格禁止!任何刺激都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增加出血风险。

 

居家监测与紧急应对

 

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每天记录三个关键信息:阴道出血情况(时间、量、颜色)、胎动次数、身体感受。如果只是少量褐色分泌物,不用过度紧张;但一旦出现鲜红色出血,哪怕只有几滴,也要立即联系医生。数胎动是每天的“必修课”:早、中、晚各数1小时,正常胎动每小时3 - 5次。

 

一旦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剧烈腹痛、胎动消失等紧急情况,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期间,马上平躺在床上,用两个枕头垫高臀部,保持头低臀高的姿势,防止血液流失,为抢救争取时间。

 

心态调整

 

李女士怀孕24周查出胎盘低置,整日以泪洗面,结果频繁出现宫缩。后来她加入孕妈互助群,每天和姐妹们分享心情,跟着视频做孕期瑜伽,最终顺利足月分娩。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坏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反而不利于胎儿发育。

 

试试这些调节方法:每天听30分钟轻音乐,做深呼吸练习;把担忧写下来,自己分析开导;加入孕妈群,互相交流经验。记住,你的情绪会传递给宝宝,保持乐观才能一起“闯关”成功!

 

定期产检

 

定期产检是守护孕期的“安全卫士”!通过B超检查,医生能清晰看到胎盘位置变化。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产检频率,从每月一次增加到每两周甚至每周一次。别嫌麻烦,每次产检都是对宝宝的一次“安全检查”,一定要按时赴约!

 

胎盘低置虽然是孕期的一个挑战,但只要科学护理、保持乐观,和医生密切配合,每个准妈妈都能顺利“通关”。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用正确的方法“躺赢”,健康可爱的宝宝正在向你招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