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0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容易被误诊的瘢痕疙瘩——隆突性纤维肉瘤 - 数字报刊系统 冠心病患者冬季护理小妙招  肝癌早期,身体有啥“风吹草动”? 流感不走寻常路,护理也要有新意 容易被误诊的瘢痕疙瘩——隆突性纤维肉瘤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容易被误诊的瘢痕疙瘩——隆突性纤维肉瘤

作者: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吴清华


张大爷很多年前不慎被香烟烧伤了腹部,受伤的部位一直有痂壳覆盖。张大爷没有在意,等伤口愈合好以后,张大爷发现烧伤的部位开始张“瘢痕”了,慢慢地逐渐越长越大,不痛也不痒,张大爷后来到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半年之后这个“瘢痕疙瘩”又长到原来的大小,再次去大医院就诊,发现这可不是普通的“瘢痕疙瘩”,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行肿瘤:隆突性纤维肉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组织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DFSP)(下文称为隆突纤)是一种纤维母细胞来源的低级别软组织肉瘤。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目前最小年龄报道发生再婴幼儿,以青壮年(20-50)岁多见,通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隆突纤的最早在1925年被病理学家Hoffman首次报道发表,因为临床诊断的困难,它的首诊误诊率高达87%。在病理学镜下隆突纤表现为形态比较一致的梭形细胞,呈特征性轮辐状或波纹状排列,通常在真皮组织内弥漫地向皮下侵袭。隆突性纤维肉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更常见于躯干及四肢,尤其是大腿区域。

隆突纤的发病诱因可以是多种因素,其中外伤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种,并且容易被当成“病理性瘢痕”。目前研究表明位于17号和22号的染色体的基因有关,重组的基因过度激活了胶原纤维的生产,导致它最终形成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突起改变。

 

症状表现

  1. 皮肤肿块:患者常常在皮肤上出现无痛性的肿块,这些肿块质地坚韧,边界不清。随着病情的发展,肿块可能逐渐增大,并穿透皮肤,形成一个质脆的菜花样肿块,呈现出紫罗兰色或暗红、青紫色,非常具有特征性。

  2. 疼痛:虽然多数患者无疼痛感觉,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在肿块增大或受到刺激时出现疼痛。

 

  3. 皮肤改变:肿块周围的皮肤可能出现颜色改变、增厚、纤维化或萎缩等异常表现。

  4. 肢体功能障碍:当肿块位于肢体时,可能会导致肢体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5. 其他症状:在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以及发热、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

 

治疗方式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隆突性纤维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该肿瘤通常位于皮肤表层且具有侵袭性特征,因此需要进行局部广泛切除术,即将病变组织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完整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边缘2.5至3厘米的区域,并包括深筋膜的切除。早期广泛切除常可获得根治效果。

  2. 冷冻治疗:液氮冷冻治疗适用于表浅位点的小型肿块。该方法利用低温使目标区域快速冻结并坏死,创伤较小,能够提供即时效果。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对于较大的肿瘤或深部侵犯的病变,放疗可以控制微小残留病灶,减少复发风险。

  4. 靶向治疗:针对某些存在特定基因变异的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靶向治疗可提供一种非手术管理选项。该治疗方法针对特定分子异常设计药物,通常口服给药,需要定期监测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复发病例或较晚期病例,应结合影像学资料,三维评估肿瘤侵犯范围,设计广泛切除和修复重建方案。不能达到切缘阴性者,可试用放射治疗。

 

预防措施

  1.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皮肤病变,避免病情恶化。

  3. 避免刺激:减少皮肤外伤,避免长期紫外线照射。皮肤外伤和长期紫外线照射可能增加皮肤肿瘤的发生风险。

  4. 增强免疫:保持良好心态,预防病毒感染。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疾病侵袭。

 

总结

 

闻癌色变,隆突纤虽然是一种恶行肿瘤,但是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很少直接致命,但是肿瘤加速生长造成巨大的肿瘤,导致手术修复修复的困难,并且会对生活产生影响,因此提倡早诊断,早治疗,规范的治疗是对该疾病最重要的措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