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宠物犬已成为许多人的忠实伴侣。然而,犬伤事件的频发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遭受犬伤,其中不乏儿童和老人。狂犬病作为犬伤可能引发的致死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近乎100%。因此,犬伤的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与速度并重是处理犬伤的关键。
病例回顾与警示
2024年7月10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被狗咬伤的患者。该患者左上臂疼痛,伤口出血较多,淤紫肿胀明显,腰腹部还有多处开放性伤口。入院后,患者经过了一系列科学的处理,包括伤口冲洗、消毒包扎、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疫苗以及破伤风疫苗等,经过26天的治疗才好转出院。这一病例不仅展示了犬伤的严重性,也强调了科学、迅速处理犬伤的重要性。
犬伤的风险评估
犬伤类型主要包括咬伤、抓伤和舔伤。咬伤是最严重的类型,因为犬齿锋利,咬伤后伤口多为不规则的撕裂伤,且伤口内常残留犬的唾液及细菌,易引发感染。抓伤虽相对较浅,但同样存在感染风险。而舔伤,若犬舔舐了人体的伤口或黏膜,也可能导致病原体入侵。
在评估犬伤风险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 犬的健康状况:野生或流浪犬、未接种疫苗的犬携带狂犬病毒等病原体的风险较高。病态犬或非激惹状态下主动袭击人的犬,其造成的伤害更易引发严重疾病。
2. 伤口的深度和部位:伤口越深、越靠近头部等重要部位,感染及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3. 受伤者的自身健康状况: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者,对犬伤的抵抗力较弱,受伤后更易发病。
犬伤暴露分级及紧急处理
根据伤口暴露的严重程度,犬伤可分为三级:
1. Ⅰ级暴露:接触或喂饲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舐。此情况下,只需清洗接触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2.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此时应立即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若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或伤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应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3. 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此情况下,应处置伤口,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在紧急处理犬伤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 立即清洗伤口:使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每处伤口至少冲洗15分钟。若无法立即就医,应尽早自行清洗伤口。
2. 规范消毒伤口: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苯扎氯铵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
3. 外科处置:根据伤口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清创、缝合等外科处置。
4.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对于Ⅲ级暴露或特定情况下的Ⅱ级暴露,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伤口及周围的游离病毒。
5. 接种狂犬病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犬伤治疗与预防的详细步骤
1. 伤口冲洗: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确保冲洗彻底,每处伤口至少冲洗15分钟。若已就医,医生或护士会使用专业的冲洗设备和冲洗剂对伤口进行再次冲洗。
2. 伤口消毒: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消毒剂涂擦伤口。若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先进行清创。
3. 外科处置:根据伤口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清创、缝合等外科处置。对于较大的伤口或面部重伤,应尽量一期闭合伤口,并注意在闭合伤口前完成清创及被动免疫制剂浸润注射。
4.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对于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伤者,应尽早注射,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注射。
5. 接种狂犬病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孕妇、哺乳期妈妈、儿童和老人都可以接种疫苗。
6. 预防破伤风:对于开放伤口,还需要预防破伤风。如需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应分别注射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如在同侧三角肌注射,需间隔至少2.5厘米。
结语
犬伤虽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陌生犬过于亲近,尤其是流浪犬。若不慎被犬伤,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并及时就医,根据伤口情况及犬的健康状况等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理。通过科学与迅速的处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犬伤带来的健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