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家住黔东南州剑河县南明镇有9年糖尿病史的徐菊香老人突然感觉头晕头痛,连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其儿媳赶忙将她送到南明镇中心卫生院。
南明镇中心卫生院迅速为徐菊香实施胰岛素泵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徐菊香的血压、血糖逐渐稳定了下来。
徐菊香的管床医生杨秀云告诉记者:“以前,像植入胰岛素泵这类治疗,患者都得往县级医院跑,现在,不一样了!咱们卫生院被纳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后,很多以前做不了的治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完成。”
南明镇地处剑河县东北部,距离县城80多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过去,要是遇上稍微复杂点的病症,村民就得翻山越岭去县城就医,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耽误病情。2023年,南明镇中心卫生院迎来了转机——被纳入全省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
在南明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CT检查操作间,工作人员潘吉才正专注地为一名群众做CT检查。随着机器启动,潘吉才紧紧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扫描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以前,我们许多病治不了;现在,不仅能治,报销比例更高,费用更低。”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黄林权介绍,自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以来,南明镇中心卫生院新增了急诊、康复、手术等7个科室,配备了32排CT、四维彩超、麻醉呼吸机等12种先进设备,开展了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等新技术,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服务范围辐射周边5万余人,就诊率同比提升34.5%。
近年来,剑河县始终以“强基层、惠民生”为目标,分两批次稳步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目前,该县已成功建成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覆盖8个乡镇10万余人口,初步形成了“县级医院—次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三级诊疗网络。
“‘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是群众对医疗服务最迫切的期待。”剑河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锦表示,通过增设大型医疗设备和临床科室,推动技术、人才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的短板快速补齐,医疗服务和急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剑河县县域医疗次中心门诊量增长了37%,群众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2%,基本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选择在县域医疗次中心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