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肺炎不可怕,防护有高招 - 数字报刊系统 痛风患者的科学管理 肺炎不可怕,防护有高招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常识 病理检查的相关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炎不可怕,防护有高招

作者: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中心卫生院 韦慧金

肺炎,作为儿童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常常让家长谈之色变。每到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儿科门诊里咳嗽、发热的孩子便多了起来,其中不乏肺炎病例。然而,肺炎真的如想象中那般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肺炎完全可防可控。本文将从肺炎的认知、症状识别、防护策略到应急处理,为家长提供一份全面的“防护指南”。

肺炎的“真面目”:认识它,才能战胜它

肺炎,简单来说,就是肺部感染导致的炎症。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引发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根据病原体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病毒性肺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支原体肺炎等。  

肺炎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50万儿童因肺炎丧生。不过,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信息:大多数肺炎病例可以通过预防和及时治疗避免恶化。  

症状识别:早发现,早干预

肺炎早期症状虽与普通感冒、流感相似,但细心观察仍能发现不同。典型表现有:持续高热(>38.5℃)超3天或退热后复升,咳嗽由干咳渐重且伴痰鸣或喘息,呼吸频率加快(婴儿>60次/分钟,幼儿>40次/分钟)或出现三凹征,以及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嗜睡或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需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新生儿可能仅体温不升、拒奶、吐沫,婴幼儿可能仅喘息、呕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变化,及时就医。

四大防护法宝:构筑健康防线

疫苗接种:第一道防线

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针对儿童肺炎的疫苗主要有三种:  

肺炎球菌疫苗:13价结合疫苗适用于6周龄至15月龄婴幼儿,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高危儿童。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可降低流感并发肺炎的风险。  

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间接减少继发肺炎的可能性。  

日常防护:细节决定成败

手卫生:教会孩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外出归来后用流动水+肥皂彻底清洁双手。  

环境管理: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呼吸道。  

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锌(如瘦肉、海鲜)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品。  

增强体质:免疫力是天然铠甲

运动:每天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可选择散步、骑车、跳绳等低强度运动。  

睡眠:小学生每日睡眠10小时以上,幼儿需12—14小时。  

高危场景应对:未雨绸缪

流感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佩戴儿童专用口罩(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型号)。  

学校/托育机构:建议错峰出行,提醒老师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家长必备的“急救锦囊”

孩子患肺炎时,家长需掌握科学应对方法。症状识别是关键,若孩子呼吸频率异常、出现唇周发绀或点头样呼吸,持续高热且退热后精神萎靡、嗜睡,或拒食、连续4小时未排尿,应立即就医。

家庭护理需避开误区:切勿盲目使用抗生素,需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病因;雾化治疗并非普通肺炎常规手段,仅适用于哮喘等疾病;捂汗退热可能导致脱水,应采用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

就医流程可优化,优先选择儿童专科医院或设有儿科的综合医院,携带病历本、近期检查报告,并记录症状变化,以便医生快速诊断。  

预防胜于治疗:长期策略与心态调整

守护孩子健康,家长可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疫苗接种时间、过敏史、家族病史等信息,为就医提供精准参考;

二是做好心理支持,肺炎病程长易焦虑,家长需保持耐心,通过亲子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传递积极情绪;

三是推动社区联动,积极参与疫苗宣传活动,呼吁更多家庭为孩子接种肺炎疫苗,共同降低群体感染风险,筑牢健康防线。

结语:肺炎可防可控,科学育儿是关键

肺炎虽是儿童健康“隐形杀手”,却并非不可战胜。家长可通过疫苗接种、日常防护(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及科学就医,为孩子筑牢健康防线。预防胜于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愿家长用知识守护孩子,共享健康与笑容。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