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肺癌治疗,患者有哪些选择 - 数字报刊系统 感冒的护理小诀窍 守护透析管的关键要点 纵隔肿瘤:胸部的“不速之客” 肺癌治疗,患者有哪些选择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癌治疗,患者有哪些选择

作者: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荣培姣

肺癌,曾被称为“癌中之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但随着医学的进步,肺癌治疗早已不再是“判死刑”或“一刀切”的化疗。如今,患者拥有多种选择,医生会根据病情、分期、身体状况量身定制方案。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带您了解肺癌治疗的核心方法,帮助您和家人在面对疾病时更从容。

肺癌治疗的核心方法:分阶段、精准化

肺癌治疗的选择取决于两大因素:癌症的分期(早期、中期、晚期)和病理类型(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简单来说,早期肺癌可能通过手术“一刀切”治愈,而中晚期则需综合多种手段控制病情。以下是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根治术”  

适用人群:早期肺癌(I期、II期)或部分未广泛转移的III期患者。  

手术方式:  

肺叶切除:切除病变的肺叶及周围淋巴结。  

微创胸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完成手术,恢复更快。  

注意事项:  

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术后需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气球锻炼肺功能)和疼痛管理,避免肺部感染。  

案例:65岁的李阿姨体检发现早期肺癌,通过微创手术切除病灶,术后3天出院,目前已健康生活5年。

放射治疗(放疗):精准“狙击”癌细胞  

适用人群: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  

技术进展:立体定向放疗(SBRT):像“狙击枪”一样精准照射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副作用管理:  

放疗可能导致皮肤发红、吞咽困难,需保持皮肤清洁、选择软食。  

数据支持:研究显示,SBRT对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60%-80%。

 化学治疗(化疗):传统但不可或缺的手段  

适用人群:中晚期肺癌,或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新药趋势:靶向化疗药物(如培美曲塞):针对癌细胞特定代谢途径,毒性更低。  

副作用应对:  

恶心、脱发可通过药物缓解,建议少食多餐、佩戴冰帽减少脱发。  

提醒:化疗并非“洪水猛兽”,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剂量,避免过度治疗。

 靶向治疗:精准打击癌细胞的“生物导弹”  

适用人群:基因检测显示特定突变(如EGFR、ALK)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优势:只攻击癌细胞,副作用小于化疗(如皮疹、腹泻,通常可控制)。  

注意事项:  

需定期检测耐药性,部分患者可能在1-2年后出现耐药,需更换药物。  

案例:45岁的王先生因非小细胞肺癌伴EGFR突变接受靶向治疗,肿瘤明显缩小,目前已带瘤生存3年。

 免疫治疗: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抗癌”  

适用人群:晚期肺癌或PD-L1高表达患者。  

作用机制:通过药物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伪装”,让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肿瘤。  

最新进展:免疫联合化疗(如“免疫+化疗”)可将晚期肺癌生存期延长至2年以上。  

副作用:可能出现免疫相关炎症(如肺炎、甲状腺炎),需密切监测。

 其他新兴疗法:为晚期患者带来希望  

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缓病情进展(如贝伐珠单抗)。  

电场治疗:通过物理电场干扰癌细胞分裂,适用于部分晚期患者。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关键看这三点

面对多种治疗方法,患者和家属常感到困惑。其实,选择的核心在于个体化评估:  

病情分期:早期优先手术,中晚期需综合放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适合靶向治疗。  

身体状况:心肺功能差、高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手术,需选择温和方案。  

多学科会诊(MDT)是关键: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医生共同讨论,制定最优方案。例如,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可能同时接受化疗、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形成“组合拳”。

治疗过程中的支持性措施

疼痛与症状管理、营养支持:肺癌治疗中,疼痛管理至关重要,疼痛科可通过药物、神经阻滞等方法有效缓解癌痛,避免因疼痛影响治疗依从性。同时,患者需注重营养支持,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蛋、奶)以增强抵抗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为治疗提供身体基础。  

心理干预与康复随访: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削弱治疗效果,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或加入互助小组获得心理支持。术后需积极进行肺功能训练(如深呼吸、爬楼梯),并定期复查CT和肿瘤标志物,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促进长期康复。

总之肺癌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但非“绝路”。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科学治疗实现长期生存。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和家人更清晰地了解肺癌治疗的选择,在面对疾病时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恐惧。记住,医学在进步,希望永远在前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