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而透析管,作为连接患者与透析机的“生命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条隐形的纽带,时刻保障着患者体内毒素的排出和多余水分的清除。然而,这条“生命通道”也十分脆弱,需要患者和家属用心守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守护透析管的那些关键要点。
透析管是什么
透析管,简单来说,就是一根特殊的管子,它一头插入患者的血管,另一头连接透析机。通过这个通道,血液可以被引出体外,经过透析机的净化处理后,再输回患者体内。根据放置位置的不同,透析管主要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和动静脉内瘘管两种。中心静脉导管一般放置在颈部或胸部,适用于暂时性或紧急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管则是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新的血管通路,适用于长期透析患者。
透析管日常护理要点
保持清洁干燥:这是透析管护理的重中之重。无论是中心静脉导管还是动静脉内瘘管,都要保持其周围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清洗,注意避免用力搓揉,防止损伤皮肤和导管。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局部干燥。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导管出口处,但要定期更换,防止细菌滋生。
避免牵拉和压迫:透析管很脆弱,过度牵拉或压迫都可能导致导管移位、断裂或堵塞。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可能牵拉到导管部位的活动,如突然转头、大幅度抬手等。睡觉时,尽量选择平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压迫到导管。如果需要外出,可以使用特制的导管保护套,将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晃动和碰撞。
观察导管情况:患者和家属要养成每天观察导管的好习惯。注意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渗液、渗血等异常情况。同时,还要留意导管有无移位、打折、堵塞等现象。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如导管出口处有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寒战等感染症状,或者导管不通畅、血液回流不畅等,应及时就医。
正确穿脱衣物:穿脱衣物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勾到或扯到导管。可以选择宽松、柔软、开襟的衣服,这样穿脱起来比较方便,也能减少对导管的摩擦。如果衣服的领口较紧,可以在领口处剪一个小口,方便导管通过。
透析管感染预防要点
严格无菌操作:在医院进行透析治疗时,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患者和家属也要积极配合。在透析前,医护人员会对导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患者要保持放松,不要随意乱动。透析过程中,要避免触摸导管和透析机的连接部位,防止污染。透析结束后,医护人员会再次对导管进行消毒和包扎,患者要仔细观察操作过程,确保无误。
避免接触污染物:透析管周围皮肤要避免接触污染物,如脏水、污垢、化妆品等。洗澡时,要避免导管直接浸泡在水中,可以使用防水敷料或塑料袋将导管包裹起来,防止进水。如果导管不小心沾到了水,要及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并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增强自身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是导致透析管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透析管堵塞预防要点
按时进行透析:透析是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主要方式,按时进行透析可以保持血液的清洁和通畅,减少导管堵塞的风险。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不要随意更改透析时间和频率。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水分摄入过量会使体内水分潴留,提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导管堵塞几率。患者应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合理控制水分摄入。通常,每日饮水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同时要避免食用西瓜、冬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
适当肢体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固。动静脉内瘘管患者可每天做握拳、松拳、屈肘、伸肘等动作,每次10 - 15分钟,每天3 - 4次;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转动颈部、活动肩部等简单肢体活动。
总之,守护透析管,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和家属要牢记这些要点,用心呵护这条“生命通道”。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获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