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上越发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发展出来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不开腹、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普外科、妇科、产科、泌尿科、胸科等各种专科疾病手术当中,比如妇科急腹症、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慢性盆腔炎等均可通过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避免开腹操作,而且在为患者消除疾病痛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身上留下手术的瘢痕。尽管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但是其穿刺、气腹和电烫等一系列操作还是会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内分泌以及循环系统,从而引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加强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以下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
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后,首先要去枕平卧休息6小时,注意要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以免因舌后坠或呕吐物吸入气道从而引发窒息。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体征变化,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以帮助患者减轻由于气体刺激而造成的不适感。
另外,术后第一天,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以减少发生腹腔粘连的风险,活动强度应以患者身体耐受为宜,活动初期不要做较大幅度的动作,以免牵拉到伤口导致出血。
体位护理
术后第二天,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此类体位可以让膈肌下降,不仅利于患者呼吸,而且有利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促进术后排便。同时,能够降低腹部肌张力,减轻创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患者术后可能会感到肩背痛、腹胀或肋下不适,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深呼吸,多为其翻身,及时调整体位、变换姿势,以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预防膀胱截石位相关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大多会采取膀胱截石位,不恰当的体位会导致患者血管、软组织和神经受损,特别是下肢静脉由于受到压迫,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为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术后6小时,可协助其在病床上翻身,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
腹部伤口护理
患者若腹部伤口出现渗血,可能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够彻底所致,少量渗血可通过加压止血,若渗血较多,应立即告知医生,请专业医生给予处理。
饮食护理
术后需禁食,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具体的进食时间。
当被告知可以进食后,可先喝一些温开水,若没有呕吐、腹胀等情况,可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食用面汤、稀米汤等流质饮食,随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不可喝豆奶粉、甜牛奶等含糖饮料,以免导致术后肠胀气。
术后一周,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高纤维的地质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等,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尽量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可乐、辣椒等,以免促进胃酸分泌引发肠胃不适。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会将二氧化碳灌入患者体内,以便于手术操作,因此术后患者腹内会有二氧化碳残留,术后要多吃一些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避免使用地瓜、豆类、洋葱、芋头、白萝卜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并且每日三餐要固定用餐时间,以免形成胆囊结石。
引流管护理
保证引流管通常,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以免发生扭曲、阻塞等情况。
另外,每日护理尿道口2次,6至24小时后,待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将留置尿管拔除。
患者术后阴道若有少量出血,可使用卫生棉,并及时更换。一定要让伤口保持干燥,以免弄湿伤口,引发感染。
术后3至5天后,经医生同意后,即可办理出院。
出院指导
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详细的健康指导。
出院回家静养期间,应让伤口保持干燥、清洁,若不慎将伤口弄湿,应用碘伏消毒,及时更换纱布。
通常术后10天可到医院复诊,经医生许可后,才能开始沐浴。通常患者出院后,前三个月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一个月,一个月后到医院复;若患者子宫完全切除,盆浴和性生活均需禁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到医院妇科门诊随诊,期间若出现腹痛、反复发热、阴道流血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诊治。
必要情况下,伤口处可持续使用黏贴纸胶布三到六个月,可防止疤痕生长,无需再自行涂抹外用药。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发热以及分泌物,若出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