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你知道吗?手术时体温很关键! - 数字报刊系统 胎动异常怎么办?这些信号要留心 宝宝黄疸,需警惕肝炎风险 直肠癌治疗新技术给患者带来新希望 你知道吗?手术时体温很关键!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知道吗?手术时体温很关键!

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 黄思媚


手术室里,无影灯亮起,医生们全神贯注,患者躺在手术台上……这样的场景,我们或许在影视剧中见过。但你可能不知道,手术中一个常被忽视的细节——体温,正悄悄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隐形健康杀手”,告诉你手术时体温为何关键,以及患者和家属该怎么配合。

 

一、手术时,体温为什么会下降?

 

很多人以为,手术室温度低是为了“消毒杀菌”,其实,手术室温度通常控制在21-25℃,这是为了防止细菌滋生,同时避免医护人员因高温出汗影响操作。但这个温度对手术中的患者来说,却可能带来“低温挑战”。

 

1. 环境因素:手术时,患者身体大面积暴露,消毒液蒸发会带走热量,就像冬天用酒精擦手会感觉更冷一样。此外,手术室空气流动、冷光灯照射等,都会让热量加速散失。

2. 身体因素:麻醉药会抑制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让身体无法像平时一样通过发抖、收缩血管来保暖。同时,大量输液、输血时,如果液体温度低于体温(如室温下的生理盐水),也会进一步降低体温。

 

你可以把体温想象成手机的电量,手术室的环境和麻醉药就像“耗电大户”,让身体热量不断流失。如果不及时“充电”(保暖),体温就会持续下降。

 

二、体温下降,身体会“抗议”

 

体温下降1℃,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1. 短期危害:伤口愈合变慢,感染风险增加 

体温下降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影响伤口部位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延缓愈合。更可怕的是,低温环境会让细菌“如鱼得水”,增加感染风险。研究显示,术中低体温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比正常体温患者高出30%以上。

 

2. 长期影响:心血管负担加重,苏醒延迟 

体温过低时,心脏需要加倍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就像开车时踩着油门爬坡一样费力。同时,麻醉药代谢变慢,患者苏醒时间可能延长,甚至出现寒战、肌肉酸痛等不适。

 

3. 真实案例:小细节引发大问题 

一位患者因术中低体温出现寒战,导致血压骤降,手术被迫暂停;另一位患者术后因感染反复住院,医生分析后发现,术中低体温可能是“元凶”。这些案例提醒我们,体温管理不容忽视。

 

三、医护团队的“保暖大招”

 

面对患者体温下降问题,医护团队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全程。

 

术前,护士会贴心地为患者盖上保暖毯,提前将输液、输血温度调节至适宜范围,防止“冷液体”刺激患者身体。部分医院还配备了加温床垫,患者一躺下便能感受到温暖。此外,还会利用恒温箱将补液和冲洗液提前加温至 37 摄氏度。

 

术中,医护人员启用充气式加温毯、暖风机等设备,为患者持续供暖。同时,借助先进的监测技术,每 15 分钟记录一次患者体温,如同给体温“量血压”般精准把控。不仅如此,还会采用血液加温、补液持续加温仪等措施,全方位保障患者体温稳定。

 

术后,护士会迅速帮患者穿好衣物、盖好被子,减少热量散失。并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翻身、抬腿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助力身体更快恢复温暖,加速康复进程。

 

四、患者及家属的“行动指南”

 

体温管理需要患者和家属与医护人员携手配合。术前,患者要穿宽松易穿脱的衣物,提前“武装”自己,若有怕冷、手脚冰凉或低体温病史等特殊情况,务必告知医护人员。术中,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情绪使血管收缩致体温降低,若觉寒冷或不适,及时通过手势或眼神示意。术后,注意自身反应,出现寒战、发抖等可能是体温过低,要告知医护人员,遵医嘱保暖并尽早下床活动 。

 

五、常见疑问解答

 

Q1:手术室温度那么低,会不会冻感冒? 

A:手术室温度是经过科学设定的,医护人员会通过保暖措施维持体温,一般不会导致感冒。但如果你体质较弱,可提前告知医生,他们会加强保暖措施。

 

Q2:体温下降一点没关系吧? 

A:体温下降1℃可能增加30%的感染风险,还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心血管功能。因此,任何程度的体温下降都需引起重视。

 

Q3:术后发烧是不是因为术中体温低? 

A:术后发烧的原因复杂,可能与感染、应激反应等有关。但术中低体温确实会增加感染概率,需综合判断。如果术后出现发烧,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手术时体温管理,看似是医护人员的“分内事”,实则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从术前保暖到术后观察,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康复进程。下次走进手术室,不妨多问一句:“医生,我的体温还好吗?”你的关注,就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