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个部位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墙,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这个部位就是腹壁。然而,有时候这道城墙会出现一些 “漏洞”,那就是腹壁疝。很多人可能对腹壁疝并不熟悉,或者觉得它只是一个小问题,无关紧要。但你知道吗?如果腹壁疝不及时治疗,肠坏死可能就会找上门来,进而危及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腹壁疝这个 “小麻烦” 可能引发的 “大灾难”。
一、什么是腹壁疝?
腹壁疝,即腹外疝,是腹腔的组织、内脏器官离开正常解剖部位,通过腹壁的薄弱点、缺损、孔隙进入邻近部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发现腹外疝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
腹外疝,是腹腔内的组织器官,如空肠、回肠、结肠、大网膜等,离开正常解剖部位,通过腹壁上腹股沟管、脐等薄弱点、缺损、孔隙,进入邻近部位的疾病。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由于腹股沟管是先天存在的间隙,在腹壁强度不高或腹内压力过大时腹内容物很容易由腹股沟管突出,进入阴囊、大阴唇等位置。
二、腹壁疝有哪些症状?
腹壁疝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可能只是在洗澡或者穿衣服的时候偶然发现腹部有一个肿块。这个肿块通常在站立、咳嗽、用力等情况下会变大,而在平卧休息时会缩小甚至消失,很多老百姓以为是气体,俗称“疝气”。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坠胀感等不适。如果疝内容物(突出的肠管等脏器)不能回纳到腹腔内,就会形成嵌顿疝。这时,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肿块也会变得坚硬,同时可能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的症状。如果嵌顿的时间过长,疝内容物就有可能发生缺血坏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肠坏死,这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危险。
三、为什么腹壁疝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肠坏死?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肠管是非常脆弱的。当肠管通过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突出到体表时,它就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外力的挤压、摩擦或者扭转,就很容易发生损伤。
而且,当疝内容物发生嵌顿时,肠管的血液供应就会受到阻碍。就像我们把一根水管捏住一样,水流就会被阻断。肠管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会逐渐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肠管坏死。一旦肠坏死发生,细菌就会进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进而危及生命。
四、如何诊断腹壁疝?
如果你发现自己腹部有肿块,也要关注家里的小孩和老年人(他们才是容易发病人群,而且特别容易被忽视,最终发展为嵌顿疝时才会告诉家人)或者出现了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检查、CT 检查等方法来诊断腹壁疝。
体格检查是诊断腹壁疝的重要方法之一。医生会让你站立、咳嗽或者用力,观察肿块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变化。同时,医生还会用手触摸肿块,判断其质地、活动度等。超声检查和 CT 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疝的大小、位置、内容物等情况,有助于医生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五、腹壁疝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为腹壁疝,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突出的疝内容物回纳到腹腔内,修复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防止疝的再次发生。
手术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决定。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对于一些病情复杂或者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在腹腔镜下,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腹腔内的情况,准确地找到疝的位置,并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
除了手术治疗外,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疝带、避免腹压增加等方法。疝带可以暂时缓解疝的症状,但不能治愈腹壁疝。而且,长期使用疝带还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磨损、感染等并发症。
六、如何预防腹壁疝?
部分儿童腹壁疝是先天性的,无法预防,需要家长日常洗澡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预防腹壁疝需保持腹壁强度和完整性。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二是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壁压力。三是避免腹压增加,及时治疗长期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问题。四是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暴饮暴食。五是预防腹部外伤,以免组织受损增加发病风险。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降低腹壁疝的发生几率,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