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股骨骨折后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 - 数字报刊系统 迎风流泪,中药有招 脐带绕颈的应对之道 股骨骨折后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 麻醉后为啥会做梦?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骨骨折后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

作者:贺州市人民医院 罗杰


股骨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尤其在老年人和运动员中更为常见。骨折后的恢复过程漫长而复杂,而静脉血栓则是这一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流减缓、血管壁受损和血液高凝状态。当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就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造成肺血栓栓塞,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了解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其中,血流减缓是主要原因之一。股骨骨折后,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这会导致下肢血流减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骨折本身也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为血栓的形成提供条件。同时,骨折后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进一步增加血栓的风险。

 

静脉血栓的症状可能包括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和发红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然而,更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股骨骨折后静脉血栓的预防策略

 

为了有效预防股骨骨折后的静脉血栓,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适当运动、穿戴专业抗血栓弹力袜、科学的水分与饮食管理,以及在必要时采用药物预防等多个方面。

 

适当运动是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股骨骨折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应根据个人恢复情况,适时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推荐进行床上运动,如踝关节的屈伸、环绕运动,以及绷腿和抬腿练习。这些简单的床上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在术后数天内尝试站立,并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具体时间需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而定。

 

穿戴抗血栓弹力袜也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弹力袜通过精准的外部压力设计,能够帮助血液顺畅回流至心脏,减少下肢血液淤积。选择合适的弹力袜至关重要,尺寸应贴合,既不过紧也不过松。穿戴时,从脚尖开始逐渐向上拉伸,确保袜子与皮肤紧密贴合,但不产生勒感。建议每天卧床或久坐时,穿戴弹力袜数小时,以维护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血栓风险。

 

除了适当运动和穿戴弹力袜外,科学的水分与饮食管理同样重要。增加水分摄入量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建议每日至少饮用8杯标准大小的水(约200毫升/杯,总计不少于1600毫升),并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饮品。在饮食方面,应遵循健康原则,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同时,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维护血液健康,进一步降低血栓风险。

 

在特定情况下,药物预防也成为预防静脉血栓的必要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抗凝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等,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性。然而,药物预防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治疗效果。

 

术后康复与训练

 

股骨骨折后的康复过程漫长而复杂,但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功能并降低静脉血栓的风险。康复训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循序渐进、个性化计划等原则。

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可以进行踝关节伸屈运动、股四头肌舒缩训练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床下康复训练,如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这些训练有助于患者重新获得行走能力,并降低静脉血栓的风险。

 

监测与应对

 

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应对。患者应定期监测患肢的变化,如肿胀、疼痛等。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就医前,患者可以采取一些自我处理措施来缓解症状。例如,避免按摩患肢或增加活动,以免加重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患者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结语

 

预防股骨骨折后的静脉血栓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就可以大大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本文总结了预防静脉血栓的关键要点,包括适当运动、穿戴抗血栓弹力袜、水分与饮食管理以及药物预防等。同时我们也强调了术后康复与训练和监测与应对的重要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