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预防缺铁性贫血,饮食调整很重要 - 数字报刊系统 胆结石内镜取石的护理妙招 预防缺铁性贫血,饮食调整很重要 如何正确应对癫痫发作 男性精液质量,哪些习惯是“杀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缺铁性贫血,饮食调整很重要

作者:东兴市妇幼保健院 陆廷文


在繁忙生活中,缺铁性贫血这一健康问题常被忽视。它不仅影响成人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更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缺铁性贫血是全球常见营养缺乏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普遍,会导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及身体成长。虽然现代医学能有效治疗,但预防更胜一筹。在众多预防方法中,饮食调整因其安全、经济、有效而备受推崇,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

 

缺铁性贫血的基本知识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引发的一种贫血类型。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因此铁缺乏直接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影响氧气的运输和利用。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多种多样,轻者可能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易疲劳,重者则可能出现头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对儿童来说,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降低免疫力、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因此,预防缺铁性贫血,尤其是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元素在人体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外,铁还是许多酶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呼吸、DNA合成等生命活动。对于儿童来说,铁元素更是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胎儿期是铁储备的关键时期,足月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足够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需要。然而,随着婴儿的成长和辅食的添加,铁的需求逐渐增加,如果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饮食调整预防缺铁性贫血

 

饮食调整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要措施。通过合理膳食,我们可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铁元素。

 

1. 铁元素丰富的食物来源

 

含铁丰富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红肉(如猪肉、牛肉)、动物肝脏、血制品(如猪血、鸭血)、蛋类、豆类(如黄豆、黑豆)、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其中,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吸收率较高,如红肉中的铁吸收率可达20%-30%。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以非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吸收率较低,如绿叶蔬菜中的铁吸收率仅为2%-20%。因此,在安排饮食时,应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2. 合理搭配食物

 

除了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外,合理搭配食物也是提高铁吸收率的关键。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在食用含铁食物的同时,应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西红柿等。相反,茶、咖啡、钙片等食物和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铁形成沉淀物,降低铁的吸收率,因此应避免与含铁食物同时食用。

 

3. 特殊人群的饮食建议

 

对于孕妇、婴幼儿、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来说,由于铁的需求较高,饮食调整尤为重要。孕妇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含铁丰富的食物的摄入,以满足胎儿对铁的需求。婴幼儿在添加辅食时,应首选含铁丰富的米粉、肉泥等食物。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也应适当增加铁的摄入量。

 

其他预防措施

 

除了饮食调整外,还有其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定期体检是及时发现并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通过血常规检查,我们可以了解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时发现贫血问题。

 

其次,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铁的利用率;充足睡眠可以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

 

最后,对于铁需求较高或饮食调整难以满足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铁剂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结语

 

缺铁性贫血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其他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它的发生。饮食调整不仅安全、经济、有效,还能让我们享受到美食的乐趣。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铁元素。同时,也要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预防缺铁性贫血,饮食调整很重要!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创健康美好的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