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宝宝黄疸不退的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宝宝黄疸不退的护理要点 外伤出血怎样紧急处理  心电图检查,这些准备你要做! 近视低龄化,防控刻不容缓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黄疸不退的护理要点

作者:贵港市人民医院 吴善梅


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新手爸妈在育儿路上遇到的首个难题。民间偏方认知里有中药浴之说,但在工作中会遇到因中药浴而耽误治疗的新生儿,民间的中草药方浸浴不能退黄,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能达到退黄目的,擅自使用中药浸浴容易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引发红肿,丘疹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毒副作用,造成肝脏和肾脏损伤。面对新生儿黄疸如何应对?如何对其进行护理?这些问题成为了新手爸妈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一、新生儿黄疸全解析

 

1.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简而言之,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病症。它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生理性黄疸多因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处理胆红素能力有限所致,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3天,7-10天内自然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溶血、感染、肝脏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2. 黄疸的表现

黄疸最直观的表现是宝宝皮肤和巩膜发黄,颜色从轻微的淡黄色到较深的金黄色不等。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以及排便情况。如果宝宝黄疸但精神好、吃奶有力、大小便正常,多为生理性黄疸;若出现嗜睡、拒食、哭声弱、大便颜色异常等症状,则需警惕病理性黄疸。

 

3. 重要性认识

虽然大多数黄疸是生理性的,但持续不退或加重的黄疸可能是宝宝健康问题的信号。胆红素过高可能损害宝宝的神经系统,特别是未成熟的大脑,引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智力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新生儿黄疸至关重要。

 

二、黄疸不退:潜在风险与原因

 

1. 可能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部分宝宝因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影响宝宝健康。

溶血性疾病:如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胆红素生成增多。

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如败血症、肝炎等,均可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黄疸。

肝脏问题: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炎综合征等,影响胆红素排泄。

 

2. 潜在风险

长期未得到妥善处理的黄疸,尤其是病理性黄疸,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因此,对于黄疸不退的宝宝,及时就医评估,排除潜在病因,是保护宝宝健康的关键。

 

三、家庭护理:科学应对黄疸

 

1. 观察与记录

家长应成为宝宝黄疸的“观察员”,密切关注黄疸的出现时间、发展速度和消退情况。在自然光下观察皮肤和巩膜颜色,判断黄疸程度:面部黄为轻度,躯干黄为中度,四肢及手足心黄为重度。若黄疸颜色深似芒果或橘子黄,或宝宝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差、体温异常、嗜睡、哭闹不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 适当光照

利用阳光中的蓝光成分,可以帮助转化胆红素。选择阳光柔和的时候,让宝宝暴露部分皮肤(如脸部、手臂、腿部)接受阳光照射,但需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每次晒太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3. 加强喂养

尽早开奶并加强喂养,是消退黄疸的“自然疗法”。母乳是最佳选择,如果母乳不足,可以适当添加配方奶。频繁有效的喂养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4. 保持皮肤清洁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易受感染。因此,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尤其是脐部、臀部、颈部、腋窝等部位。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和护肤品,避免皮肤损伤。

 

四、专业治疗:必要时的选择

 

1. 物理治疗——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蓝光促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便于排出。治疗时,宝宝需佩戴黑色眼罩保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用尿布遮掩外,其余部位裸露。光疗期间需注意补水、保暖,并防范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可选择住院治疗或日间门诊蓝光照射,便于母乳喂养,减少母婴分离焦虑。

 

2. 换血疗法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如新生儿溶血病、G-6-PD缺乏、败血症等)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的宝宝,或已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的宝宝,应及时进行换血治疗。换血疗法可以迅速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会自行消退。但也有一些情况需要家长的特别关注和护理。通过密切观察黄疸变化、加强喂养、适当晒太阳、保持皮肤清洁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