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是白秧坪村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杨世霞打开音响开始每天的固定节目:广场舞。受她影响,村里不少人渐渐爱上了这种锻炼方式。“每天来跳几下,听她讲点养生知识,蛮好的。”一名刚跳完舞的老人说。
担任黔东南州凯里市碧波镇白秧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5年,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随着杨世霞与村民的相处日常,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授予全国卫健系统30名个人“白求恩奖章”,杨世霞是其中之一。消息传来,邻里乡亲都在为她获得荣誉而奔走相告,杨世霞仍旧每天背着药箱在老乡家行走,她说:“我只想踏踏实实守着乡亲,干好村医这份工作”。
缘起 共谱一曲“双向奔赴”
杨世霞说,不是她选择了白秧坪,而是白秧坪选择了她。
1999年从贵阳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大专班毕业,杨世霞目睹了侄子就医之难,这让她坚定了回到家乡行医的想法。
“当时母亲的姊妹嫁在白秧坪村,娃娃拉肚子但是没地方买药,只能走路到麻江县城,医生检查的时候都已经严重脱水了,这对我触动很大。”杨世霞说。
白秧坪村与杨世霞老家一地之隔,彼时村卫生室因村医离任而无以为继。
“毕业后我想回老家当一名医生,而白秧坪村也需要一名村医,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讲,我就是双向奔赴。”提及到白秧坪村当村医的初衷,杨世霞的话很实在。
2000年,杨世霞在村里租了两间木屋,开始了村医工作。然而,困难出乎她的意料。
医疗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进药成了个大难题。“常常是自己和药材公司联系,坐班车去买好再带回来。”
村民收入微薄,杨世霞从不收出诊费,输液打针都是在药钱基础上象征性收一点。即便这样,也有不少村民赊账。
“最困难的时候,连着好几个月收入还不够补齐消耗的药品,女儿、侄女在县里上中学每周必须回来拿一次生活费,因为一次实在凑不齐她们一个月的花销。”杨世霞回忆说。
杨世霞刚工作不久,大哥过世,大嫂改嫁,留下一个儿子。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二嫂也因病不治,二哥重组了家庭。至此,养育女儿的同时,杨世霞肩负起了养育侄儿、侄女的重担。
即便如此,杨世霞也没有被困难打倒。一个药箱、一把雨伞、一件雨衣、一双雨鞋、一只手电筒,杨世霞每天用脚步丈量着白秧坪村的健康脉搏,用双手捧出村民的健康。
挚爱 用心服务收获快乐
在白秧坪村,大家从不喊杨世霞医生,称呼从“妹儿”到“大嫂”再到如今的“伯妈”。这些称呼来自杨世霞的诚心诚意。
83岁的龙启莲家与村卫生室之间就隔了几块菜地,老两口都患有高血压,老伴因脑梗后遗症无法行走,唯一的儿子也突发疾病去世了,杨世霞就成了他们家的常客。
去老人家里的路上,杨世霞向记者“炫耀”她在村里“有”几块菜地。
正逢中午,龙启莲艰难扶着丈夫向炉子旁走去,杨世霞见状三步并作两步,不住道:“慢点,我来帮你!”老人也热络回应:“没得事,你吃午饭没有?快进屋。”
一行人坐定,杨世霞就为两位老人测量血压,询问服药情况。“你最细心,隔三岔五来。我们肯定是按时服药的,就是之前脚上伤的地方有点胀痛。”龙启莲说。
听到老人说不舒服,杨世霞撩起白大褂下摆就蹲下为老人仔细查看。
她的热心和善良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用自己的方式回应。
“曾经有一位老人家从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帕子里取出零钱递给我,我没忍心收。老人家第二次就给我带来了5把自己扎的扫帚。你问我有没有想过离开?肯定是有的,可是我又怎么放心得下这些老人家和娃娃呢。”杨世霞说。
下组回来,杨世霞指着来时看到的几块菜地说:“这些其实都是村民的,他们总担心我没菜吃,都说这是给我的菜地,我也就开玩笑认下啦。”
惦念 润物无声改变陋习
除了行医,杨世霞在白秧坪村还找到了发挥特长的舞台。
白秧坪村村民能歌善舞,但酗酒成风,高血压频发。
杨世霞爱好文艺,村里有喜事时,她总会主动帮助策划。这时候,她还会在客人不太多的头一天或是办好喜事的第二天带上听诊器和血压计,在帮忙之余监测村民健康,将帮衬乡邻与行使村医的使命结合起来。
“我家老头子有高血压但是特别好酒,她总是带着个血压计来吃席,每次看到老头子都要量个血压。现在老头子自觉多了,除了逢年过节时喝两杯,平日基本不喝了。”一位老人说。
曾经,疫苗接种和住院分娩宣教是杨世霞着重攻克的两大方面。“刚开始那几年,上门时大人抱起娃娃藏起来,产妇也不让见,有时候还会骂上几句,可我知道他们只是不懂。”杨世霞说。
一次次遭拒绝,就又一次次上门。从娃娃健康讲到读书政策,从大人小孩平安讲到科学分娩,详细宣讲国家的政策。在她的坚持下,如今,白秧坪村已实现在家学龄前儿童规划疫苗接种全覆盖、住院分娩全覆盖。
“村民们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愿望源于亲人的不幸,更源于对村民的朝夕惦念。25年来,杨世霞于日复一日实践中精湛医术,于岁月无声中保持医者仁心,用真心真情,在润物无声中改变了村民的种种陋习。
解除村民就医困境之余,杨世霞也收获了身为医生母亲的快乐——侄儿侄女都走上从医之路,另一个侄女也在她的建议下成为村医。杨世霞说,我爱的人爱着我爱的土地和事业,这是我最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