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医如何护理痛风患者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为重症患者翻身拍背防感染 髌骨骨折的护理小技巧 医务社工的日常工作 中医如何护理痛风患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如何护理痛风患者

作者:柳州市柳城县中医医院 黄秋锋

痛风,由尿酸过高引发,属中医“痹症”,与湿热、痰瘀、脾肾亏虚相关,常致关节疼痛、尿酸排泄障碍及肾功能损害。中医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为痛风患者提供全面调理之道。本文从护理健康指导角度,探讨中医方法如何助力痛风患者从容应对,实现逐步康复。

中医视角下的痛风认知

痛风在中医看来,是人体内部环境失衡的结果。湿热内蕴、气血运行不畅是痛风发作的关键。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阻滞经络,导致气血无法顺畅流通,从而引发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同时,痰浊与瘀血相互交结,形成痰瘀痹阻,进一步加重病情。此外,脾肾亏虚也是痛风患者常见的体质特点。脾主运化,肾主排泄,脾肾功能失调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进而诱发痛风。

中医护理痛风的实践指南

1. 饮食调控,源头管理

饮食管理是痛风护理的第一步。中医秉持“药食同源”的理念,强调通过科学饮食来调控病情。患者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同时,增加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蔬果摄入,如西瓜、黄瓜、菠菜等,这些蔬果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降低血尿酸浓度。此外,推荐食用具有利尿、抗炎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冬瓜等,帮助身体排毒减负。患者需持之以恒地遵循饮食调控原则,方能见到明显效果。

2. 中药调养,个性化治疗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痛风的核心方法。中医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阶段,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药进行个性化治疗。对于湿热型患者,可选用黄柏、苍术等清热利湿的药物;对于痰瘀型患者,则选用牛膝、薏苡仁等活血化瘀的药物。中药治疗强调“一人一方”,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并耐心等待疗效,不可擅自调整药方或停药。

3. 外敷疗法,直击痛点

中药外敷为痛风患者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缓解方式。将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的中药制成膏药或药酒,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迅速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常用的方剂有二妙散、龙胆泻肝汤等。外敷疗法简便易行,但患者需保持敷药部位的清洁,定期更换药物,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4. 自我保健,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痛风辅助治疗的良好选择。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学习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如揉、捏、按、推等,自行在家进行日常保健。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或关节,急性期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5. 生活习惯,全面调整

除了上述中医治疗方法外,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痛风患者护理的重要一环。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关节负担。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关节功能。控制体重也是痛风患者护理的重要方面,肥胖是痛风的一个重要诱因,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此外,戒烟限酒也是痛风患者必须遵循的生活原则,酒精和烟草对身体的刺激和损害不容忽视。

6. 心理护理,情绪疏导

痛风患者因反复发作的疼痛,常导致情绪焦虑不安。心理护理作为痛风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缓解患者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和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困扰,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同时,可以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医护理痛风的日常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痛风患者可以将中医护理方法融入日常护理中,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例如,在饮食上,可以制作一些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疗方,如薏米粥、冬瓜汤等;在运动上,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痛风患者的低强度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在心理上,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

结语

中医治疗痛风注重整体调理和个性化治疗相结合,通过饮食调控、中药调养、外敷疗法、推拿按摩、生活习惯调整以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旨在缓解症状、降低尿酸水平、防止复发。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康复。中医在痛风护理上独具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康复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