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如何为重症患者翻身拍背防感染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为重症患者翻身拍背防感染 髌骨骨折的护理小技巧 医务社工的日常工作 中医如何护理痛风患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为重症患者翻身拍背防感染

作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廖华珍

在重症医学科,每位患者都是医护人员的牵挂。他们长时间卧床,不仅身体不适,更面临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威胁。为了守护这些生命,翻身拍背这一护理操作至关重要。翻身拍背看似简单,实则对预防肺部感染等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为重症患者正确翻身拍背,以预防感染,让这一护理技巧成为守护患者生命的利器,为他们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翻身拍背的重要性

翻身拍背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其意义远超舒适体验,更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举措。长期卧床的患者,痰液易在肺部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进而引发感染。而翻身拍背通过外力震动,使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移位,借助重力和震动,痰液得以向大气管方向流动,最终通过咳嗽排出。这一过程既保持了呼吸道通畅,又有效减少了痰液滞留,降低了肺部感染风险。

同时,翻身拍背对改善受压皮肤血供也至关重要。重症患者长时间卧床,身体各部位受压不均,易导致皮肤受压、缺血、坏死,形成褥疮。定期翻身可改变受压部位,使皮肤得到均匀血液供应,有效预防褥疮发生。

在进行翻身拍背前,医护人员需做好充分准备。

1. 要评估患者整体状态,包括意识、体位、导管位置等。对于意识不清、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需谨慎操作,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要检查患者身上的导管,如尿管、引流管等,确保翻身过程中不会脱落或移位。

2. 要准备翻身拍背所需的用物和环境。环境需清洁、温暖、安静,减少外界干扰。用物方面,需准备软枕、痰杯、漱口水、纸巾等。软枕用于垫在患者身后,增加舒适度;痰杯用于收集痰液;漱口水用于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纸巾用于擦拭口鼻分泌物。

3. 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翻身拍背的正确方法

翻身拍背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许多技巧。首先,来说说翻身的方法。翻身时,要保持患者的头、颈、肩、腰、髋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扭曲身体。具体操作时,可以站在患者一侧,将对侧被子揭起,将对侧的上肢放于胸前,对侧下肢弯曲,足底完全支撑床面。然后,一手放于对侧肩部,一手放于腘窝处,同时用力进行翻身,使患者侧卧于床上。背后垫上软枕,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接下来,是拍背的方法。拍背时,患者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叩击部位垫上薄毛巾,以避免直接在裸露的皮肤上操作。手掌合成空杯状,拇指紧贴其余四指,腕关节不动,利用肩肘关节带动手掌平稳着落。叩击时,要由下至上、由外至内进行,避开脊柱、女性乳房、心前区等部位。叩击的频率和力度也要适中,每分钟叩击40-180次,力度以患者皮肤稍微发红为宜。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每次持续5-15分钟。

翻身拍背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翻身拍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建议在雾化后、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以避免在进食前后1小时内进行引起呕吐。其次,要保护好患者身上的导管。在翻身拍背前,要妥善固定导管,避免脱落或移位。如果导管不慎脱落,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头晕、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呼叫医生。此外,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暖。在翻身拍背时,要尽量减少暴露患者的身体部位,并用被子或衣物盖好患者,以免受凉感冒。

特殊患者的翻身拍背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脊柱骨折或脊髓损伤患者、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等,翻身拍背的方法需要有所调整。对于脊柱骨折或脊髓损伤患者,在翻身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脊柱,避免扭动腰椎。可以采用轴线翻身的方法,一手支撑患者的一侧肩膀,另一手支撑于患者一侧髋关节,将患者水平翻转。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避免进行翻身拍背操作,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必须进行翻身拍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总之,翻身拍背是重症医学科中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护理操作。通过正确的翻身拍背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可以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同时,也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翻身拍背过程,通过自主发力协助完成操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