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下肢骨折后的康复之路 - 数字报刊系统 甲状腺癌术后,用药有讲究 宫颈环扎术后出血怎么办 下肢骨折后的康复之路 急性心梗后如何科学护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肢骨折后的康复之路

作者: 玉林市容县第二人民医院 曾雪兰


 

在日常生活中,不慎跌倒、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都可能导致下肢骨折。下肢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严重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然而,科学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重返正常生活。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骨折后的康复之路,让您了解每一步该怎么做,让康复过程更加顺利。

 

下肢骨折的基本认识

 

下肢骨折是指大腿、小腿或足部骨骼的断裂。康复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保护、中期恢复和后期功能强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练习方法。

 

早期保护与稳定

 

1. 固定疗法

在骨折初期,医生通常会使用石膏、支具或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少骨折断端的移动,促进骨骼愈合。固定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避免自行拆除或调整固定装置。固定不仅有助于稳定骨折部位,还能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

 

2. 疼痛管理

骨折后,疼痛和肿胀是常见的症状。医生会开具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帮助缓解疼痛。同时,冷敷也是减轻肿胀和疼痛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将冰袋包裹在毛巾中,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日数次。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康复阶段详解

 

1. 早期阶段(1-2周):减轻疼痛,控制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肌肉收缩练习:在不移动骨折部位的前提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例如,对于大腿骨折的患者,可以尝试在不抬起腿的情况下,紧绷大腿肌肉,保持几秒钟后放松。这种练习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踝关节活动:对于小腿或足部骨折的患者,可以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坐在床上,将脚轻轻向前伸(背伸),然后向后勾(跖屈),每次做10—15次,每日数次。这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 中期阶段(3-8周):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伸活动。可以坐在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然后慢慢抬起,再缓慢放下,每次做10—15次,每日数次。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突然用力。

 

直腿抬高练习:躺在床上,将一条腿伸直抬起,保持几秒钟后放下,然后换另一条腿。每次做10—15次,每日数次。这有助于增强大腿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

 

3. 后期阶段(2个月以上):恢复负重能力,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开始负重训练。初期可以使用双拐辅助行走,然后逐渐过渡到单拐,直至完全负重行走。负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负重量。

平衡和协调训练:进行单脚站立、行走直线、闭眼站立等练习,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这些练习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稳健地行走。

功能训练: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上下楼梯、跑步、跳跃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开始时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确保安全。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计划应根据个人情况由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制定。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自行进行不当活动。骨骼的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患者应适当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等,有助于钙的吸收。

 

骨折后的康复过程可能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此时,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或家庭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康复的信心。康复期间,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通过X光或CT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进程顺利。

 

康复案例分享

 

张先生在一次骑车时不慎摔倒,导致小腿骨折。经过手术和初期的固定治疗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张先生从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开始,逐渐增加到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负重训练。经过几个月的坚持努力,张先生不仅能够正常行走,还能够跑步和打篮球。他感慨地说:“康复之路虽然艰难,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看到希望。”

 

 

结语

 

下肢骨折后的康复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就一定能够恢复功能,重返正常生活。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下肢骨折的患者更好地了解康复之路,走出伤痛,迎接美好的明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